如果把高考作文是考生和家长心里的一座大山,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
刚刚,年高考语文大考结束了,万众瞩目的作文题目浮出水面
作文题浮出水面对于高考,相信考生、网友、家长和各路专家会有不一样的观想。
今年的题目里面有中国味,我们且来看看今年的上海卷是否能满足考生的口味呢?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字。
古琴这样的味道不知还有多少人能体认?查找资料发现,今年上海卷的材料来自辛丰年《耐人寻味的中国味》,而辛丰年的这篇文章出自年第2期的《读书》。(敲黑板提醒:注意!不是《读者》!)
不知高考之后,或者明年高考之前,广大语文老师会不会带着学子们一起来盛读《读书》呢?小期待一下。
下面来看看亲历了考试、从考场出来的考生是怎么评论这次作文命题的。
好好读书亲历考生告诉我们,平常音乐不是很了解,所以很难下手
这次的上海卷是从音乐入手,提出了一个中国味,以小见大。但是说实施,也真的可能容易让不熟悉音乐的考生无从下手。就像上面配图里所说的,我们的孩子真的时间太太,像古琴这样的味道估计很少人会有机会去体认了。
有一位上海考生是这么说的:
这种主题题目我们之前有练过,所以觉得不是很难,但和音乐相关,会比较难以下手,因为对音乐不是很了解,最后觉得写得还可以吧。
还有另一位考生说,当时看到题目我就懞了,这次的题目真的是让人跪了!准备了各种题型,没想到会这样,能不能不要这么别出心裁?
小伙伴们表示惊呆了这两位考生是否说出了刚刚从考场出来你的心声呢?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介绍:山海老师,曾经教过中学、辅导过公考,曾经做过编辑、采访过学者、尝试过公务员,而今回归课堂,在大学致力于用文字和声音的力量传播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清晰发展目标,在学习与工作上拓展广阔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