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学古琴就必须了解中国文化,乐与礼合礼乐相

来源:古琴 时间:2024/9/1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乐与礼合礼乐相谐

要学古琴就必须了解中国文化。因为古琴是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孕育出来的,它与中国文化的渊源极为深厚。

古琴除它自身的艺术性在长期劳动生活中不断完善之外,与统治阶层的推崇也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最早的统治理念之一就是“礼,以“礼”治国,而恰恰是这个理念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历史时期。

应该说,中国建立礼仪制度来治理国家,使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阶段。

而礼与乐又是相伴相生的。礼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乐”。“礼乐是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概念。

首先“乐”是发自内心的。

内心纯净、高尚,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咩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史记·乐书》)人心灵的净化,要通过人内心情操的陶冶才能达到启迪、纠偏的作用。而音乐正好是人内心心声的反映。

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是人的道德情操和素质的表现,所以,注重礼乐的普及,是维护意识形态和统治的手段。

所谓“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史记·乐书》),可见,用礼乐治天下的观念.由来以久。

“夫礼乐虽出于人心,非人心之和,无以显礼乐之和;礼乐之和,自非太平之盛,无以致人心之和也。

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太和正音谱序》)在古代,治国有“礼乐、刑政”等手段,其中“礼乐为文治,“刑政为武治。

而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所起到的作用,正是以控制人的精神来规范,尊崇伦理道德,使人行善去恶。

古代甚至把“礼乐”崇为“大圣,“王者功成作乐,治安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而祀,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

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礼记·乐记》)“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闭淫也”,“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史记·乐书》)可见:古代已经形成

了“乐”与“礼”、“乐”与“圣”、“乐”与“德”的伦理道德评价系统。

中华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始祖”之美誉。

而这个美誉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根据?却很少有人系统研究总结。其实,文明的发祥,是伴随着社会进步的发展而起来的:如果没有物质生活的提高和改善,又怎么会出现文明的提升呢?文明又怎么会有进步的基础呢?社会要发展,文明要进步,就必须要有天下大治、天下太平的景象,要达到这一目标,统治阶级必须用文治,才能实现其目的。

礼乐治国就是在这个历史条件下被统治阶级推到这个高度的。

“圣人因百姓乐己之德,正之以六律,文之以五声,咏之以九歌,舞之以八佾:实升平之冠带,王化之源本”,“是以五帝作乐,三王制礼,标举人伦,削平淫放。其用之也,动天地.感鬼神,格祖考,谐邦国。树风成化,象德昭功,启万物之情,通天下之志。

若夫升降有则,宫商垂范: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

礼定其象,乐平其心,外敬内和,合情饰貌,犹阴阳以成化,若日月以为明也。”(《隋书·音乐志》)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是通过“五帝作乐”“三王制礼”来“谐邦国”的。

礼乐作为商周时期形成的一种思想体制,其核心是建立社会伦理秩序等级、高低、尊卑等规则。

包括“乐悬”“舞列”“用乐”等都有严格规定,不能僭越。这种体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君子日: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

致乐以治心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人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

乐极和,礼极顺。

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地争;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故德烽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日: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礼记·乐记》)运用礼乐治天下,天下德清民顺,这就是王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