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左琴右书说琴

来源:古琴 时间:2025/5/4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先秦文献即有古琴的记载。《礼记》中有“昔者舜中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诗经》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琴是一种弹拨乐器,别称“绿綺”、“丝桐”。古琴最初是五根弦(五弦琴),象征阴阳五行。周代增加了两根线,传说是文王与武王各加了一根弦,成为七弦琴。甲骨文与金文中未见到“琴”字,上面前两个字形为古文字大篆的“琴”字,属于会意兼形声的“亦声字”,其上部为表意构件,象琴之形,下部是“金”,因为古琴能发出金属般的声音,故“金”是兼表意兼表音的构件。上面后两个字形为小篆,其下部省去了“金”,变成了一个独体象形字,原来表示琴柱与琴弦的符号基本不变,仍位于字的上部,又将表示琴体的符号加以改造和美化,这个字形经过隶变与楷化以后,应该写作“珡”,《说文》中还专门设有“珡部”,变成现代文字之后,又将下部演变成了表音的符号“今”字,于是“琴”就又回归成为了一个省形的形声字(从珡省,今声)。

古琴的形制是由上下两块不同的木板粘合而成,面板一般用木质比较疏松的桐木或杉木,是为阳木。底板是由梓木或一些木质坚硬的材料做成,是为阴木。面板上置岳山(弦枕),底板左右各开两孔,是为龙池、凤沼。两板相合,阴阳相成。琴面上缠七弦,一弦外镶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琴徽一般用玉质、象牙、贝壳、黄金等材料制成。

七弦琴被古人赋予了浓郁的文化意象,一直受到中国文人喜爱,除了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关,琴器音声之“古”可能是最为直接的。其所发出的松沉低缓、沉静旷远之音,正是古琴“古音”与“静美”之特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