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老中青三代琴界名家相继登台新民晚报记者周馨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杨玉红)这两天,全国数十万古琴爱好者通过直播平台,欣赏大师、新秀的激情演奏。7月30日,“盛世和韵”中国古琴盛会在上海龙华寺如期举行,老中青三代琴界名家相继登台,抚唐、宋、元、明、清名琴,在悠扬的琴声中和传统文化对话,让古琴艺术曲高和众。
走近龙华寺,古琴雅韵透墙而出,曲调舒缓婉转,弦音铮铮,音韵中正平和、澹逸旷达。表演者项宇是一名中学生,是参与本次展演的最小演奏者。“8岁时,我听了一首古琴演奏曲《小草》,非常好听,决定学习古琴演奏。”项宇回忆道,在家人的支持下,他跟随老师学习古琴演奏技艺,并在16岁那年如愿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
回想学习古琴近10年经历,项宇觉得有苦也有乐,他每天对着桌边练习数小时“擘、挑、摘、勾、剔”等古琴演奏指法,现在,只要坐在桌边,两只手会习惯性地做好弹奏动作;他背着古琴外出演奏时,经常被路人围着问:“男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古筝啊?”此时,他会很自豪地回道:“这是诸葛亮弹奏的古琴!”
“8岁听《小草》,觉得好听;14岁弹《小草》,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18岁再弹《小草》,自己能感受到旋律中透露出的几分不屈。”项宇说道,此次登台表演,他演奏了据东晋陶渊明同名辞而作古琴曲《归去来辞》,在舒缓旋律中,他似乎能感受陶渊明的豁达。
除了项宇,还有一批80后、90后、00后古琴演奏者登上舞台,演奏各自拿手的曲目。年轻的演奏者章纯青介绍,他从事古琴演奏很多年,并在上海开设了个人工作室。“本次展演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他说道,通过观摩全国各地演奏者的表演,他对部分曲目演奏的音高、节奏、节拍有更多理解。
古琴是中国传统的拨弦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深沉,已有多年历史。年,中国古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