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君子四艺“琴棋书画”之称。其中围棋、书法、作画,大家接触的比较多。
但是古琴可能很多人都没接触过,可能真正看过古琴,听过古琴的都寥寥无几。
古琴长约厘米,由两块长短相同的木板组成,交合在一起就是共鸣箱。
在宽的一端有个低缓的凸起,那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岳山,用来支架琴面上的七根弦,底部是用来固定琴弦的排列有序的弦眼,可以用来校音。
古琴的音色与共鸣箱内使用的木头材质有关系。拱起的琴面一般都是用梧桐木做成的。
共鸣箱上部有13个记号,叫做“徽”,用来标明琴弦的音位,一般是螺钿制成。一徽位于最右侧,最中间的称之为七徽,将琴弦平分为两半。七徽是最大的琴徽,其他两侧琴徽逐一减小。
在琴底有两个一长一短的出音孔,是用来增加音波的。
各个部分是胶合而成的。胶必须是新鲜明胶,加上少许鹿角灰混合。这样古琴就做好了。
古琴的七根弦用缠成的丝线做成,长短相当,但粗细各异。
自外向里,最粗、最有力的低音弦为一弦,最细、最靠近弹琴者的为七弦。标准的一弦粗毫米,然后依次为1.5毫米、1.35毫米、1毫米、11毫米、1.毫米、0.85毫米,但也会有稍细或稍粗的琴弦,历来如此。七根琴弦通常由、96、81、72、64、54和48根丝线组成。一弦到四弦均为细丝线缠成。
琴弦系在丝绳上,穿到琴底的琴轸上,调音时则转动琴轸。那些在琴体右端的琴弦小结似蜻蜓的头部,因而得名“蜻蜓头”。
蚕丝制成的丝线是做琴弦最完美的材料,可粗可细,可以按照古琴的需要而制定。
因为在古代,没有任何一种其他材料能如此轻巧结实。
可以说没有中国发达的纺丝业,就没有古琴的诞生。
其中用柘树叶养蚕出来的蚕丝则是制作琴弦的上上品。
除了琴弦的材质之外,对琴弦的质量影响巨大的是一道工序,一道叫做煮弦的工序。
琴弦使用前要在明胶(某种鱼冻和某些植物的混合物)里煮,煮弦的材料、时间长短、火候都对琴弦影响巨大。
看起来古琴特别原始,但是从材料的选择到各个零部件的造型,到每一步骤的工序,每一个细节都特别精细考究。这就是古琴。
“惟椅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冈披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骧。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
这就是古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