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把古琴作为方法——(引题)
《广陵散》借琴人烛照时代(主题)
新华日报记者冯圆芳
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魏晋名士嵇康的赴死,留给后人无尽的叹惋。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作家、古琴演奏家郭平耗费20余年心血打磨完成的长篇小说《广陵散》出版,于时空的星移物换中,重新拨弄出苍茫悠远的古琴之声。
小说中,分别来自古琴和唢呐专业的周明、徐大可成为知音挚交。围绕作为礼乐文化象征符号的古琴,小说串联起学琴、谈琴、访师、购琴、失琴、赠琴的丰富情节,笔涉传统文化的复兴、对艺术的揣摩思考,亦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坚守自我和与世俯仰之间的踌躇,艺术与商业、资本的复杂纠葛,以及对失落的文人理想、君子情谊的追寻。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的意象一直与知音有关。周明、徐大可这对现代版的伯牙、子期,彼此发现、相互欣赏,在他们连篇累牍的交谈中,郭平倾注了许多颇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美学思考。譬如,琴的奥秘在七弦之上,还是大千世界之中?音乐究竟应当“有我”还是“无我”?古琴的大雅与唢呐的大俗是否真的泾渭分明?
音乐要见己也要见世界。基于这样的理解,周明得以对古琴大师作出比较判断:顾传松先生琴中的“我”太多太大,有性情,但看不到更阔大丰富的万物;钟鸿秋先生的琴艺则是“积健为雄”,他的品格、态度是与造成这一切的对象世界同时出现的。由此反观当下的音乐界:许多音乐作品里是不是只有“我”,却不见天地日月、他人悲喜?
《广陵散》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上,郭平谈起他对“风雅”的理解:系着围裙穿梭于厨房和琴室,在等候老婆孩子回家的间隙抚琴自得,一直是他生活的常态。这并不伤害风雅,因为风雅并非外在,而是关乎爱与悲悯。
《广陵散》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