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看得见的旋律

来源:古琴 时间:2023/6/28

看得见的旋律

老侯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听到,它也实实在在的存在。音乐除了能听见,也可以通过符号感知。

纸面上的符号是静态的,只有当它被乐器演奏出来,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它的灵魂才得以展示。

一支乐队几十、上百人,奏出同样的旋律,靠的是每个演奏员眼前的乐谱,指挥还要用包括不同声部的总谱,统一协调各个声部。

乐谱用线和符号记录了音的高低长短,这种记录音高和长短的方法叫记谱法。记谱法可以分为记录音高和记录指法两大类。五线谱、简谱和点字谱都属于记录音高的乐谱。

中国最早的记谱法是工尺谱,记录的是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对应的是今天简谱的哆、来、咪、索、拉。我们平时说五音不全,指的就是这五音。但这种方法只能记录音高,不能记录音长,所以还是不能准确表达乐曲旋律。

钟子期、俞伯牙的故事中,最激荡人心的是《高山》、《流水》,但此后上千年的时间,没人听过它的旋律。直到明代,朱权在《神奇秘谱》中记录保存了《高山》、《流水》的古琴谱。

那是一种用汉字偏旁和数字指示演奏的记谱法,称为减字谱。这种记谱法只能记录音高,不能记录节奏,因此按此谱弹奏,每个人弹出来的曲子都不同,并不能准确还原乐曲最初的曲调。

这种方法中国人一直沿用,直到西乐记谱法传入中国。今天的西乐记谱法就是五线谱。五线谱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曲折的发展。西方记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那时,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用A、B、C等字母表示,这种字母和符号,到中世纪失传。公元八世纪罗马时代,人们开始用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Neuma)。“Neuma”源自希腊语,意为符号,是用绘图形式表示的。

后来教士们在抄写纽姆谱时总是把同样音高的符号对齐,这种思维导致线的出现,有人用一根直线来代表音高,即,以线为中心点,把音固定为F,再根据上下位置确定音高,这种形式称为“一线谱”。而后,增加到两根线、三根线,甚至还出现了六线、七线谱,直至十一线谱,甚至更多。

11世纪,意大利修道士圭多·达来佐在纸上画了四条线,把纽姆符号放在四根线上,音域为八度左右,确定其音高,使音高记谱更准确。这种乐谱称为“四线谱”。与今天的黑白五线谱不同,早期的线谱还是彩色的。如一线谱用红线代表F音,黄线或绿线代表C音。

到了13世纪,四线乐谱全部采用黑色线,只是在线的前端写上一个拉丁字母,这就是调号的前身,这条线代表了绝对音高。由于四线的纽姆乐谱还是不能体现节奏,特别是多声部旋律越来越复杂,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精确描述每个音的长短。这时,德国科隆一个名叫佛兰克的修士,在他所著的《定量理歌曲艺术》一书中,首创了以“黑音符”标记音的长短。这种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音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堪称线谱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改良。

15世纪时,音符种类增加,出现了用空心音符来代表音值,也就是俗称的“白音符”。线谱发展到这一时期,已基本能记录音高的位置和音的长短。

到了16世纪,开始使用划分小节的记谱法,符头也变成了圆形。以后又出现了适应不同音域、不同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谱表和记录多种乐器曲谱的大谱表、总谱表等。十七世纪,四线谱又被改进为五线谱。经过年的逐步完善,五线谱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公认的音乐记谱法。十八世纪,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五线谱传入中国,康熙敕撰的《律吕正义》中第一次出现五线谱。此后,新学的兴办让五线谱在中国得以传播和推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