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古琴私语ID:guqinsiyu」
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点击聆听
在这个风骨与风流并存的年代:
有王羲之,面对来择婿的当朝权贵,他却袒胸露乳,安然自在躺在床上,丝毫没有争名夺利之心,却被选为女婿,后来被喻为“东床快婿”;有王徽之,趁着大雪之夜,划船去见自己的朋友戴安道,可是已经到了家门口,却又不见朋友,原路返回,因为觉得已经尽兴;有阮籍,看看书,弹弹琴,丝毫不把外在的一切放在眼里……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也总会向往古人的快意人生。
▲
孙位《竹林七贤图》残卷(局部)
绢本设色,唐,45.2cm×.7cm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王国维说一时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时有一时代之精神。魏晋的精神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叫魏晋风度。
“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钮、礼崩乐坏,致使生灵涂炭;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
▲
《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局部)
绢本设色,宋,24.2cm×.9cm
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服药
魏晋风度这个时代有几个风尚。一是他们吃药。这个药是五种矿物质组成,也没有具体的方子。据说吃了这个药以后体力会强,精神会特别昂扬。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美容,皮肤会变得非常薄非常白。
这个药虽然有效果但其实是有毒的,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就是吃药后身上会非常热。而皮肤一旦变薄了,就不能穿紧身的衣服。鲁迅先生当时说的比较俏皮,他说如果在广州推行这种药,就没有人再穿西装了。而且吃了这个药以后还不能洗澡,这下子麻烦来了,虱子、跳蚤就开始在身上寄居。我们看顾恺之画的《洛神赋》,风神潇洒,衣着翩翩,像神仙一样,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
▲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局部)
金笺地设色,明嘉靖年间,24.2cm×60.1cm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玄学
还有一个风尚就是玄学。玄就是黑的,无尽的,茫茫的,没有实体的东西。玄学有《老子》,《庄子》和《易经》。为什么当时的人喜欢谈这些东西,而不是像孔子、墨子、孟子他们谈一些社会经营呢。
因为那个时代黑暗且恐怖。司马氏上台以后,他要扼杀这个民族和社会赖以支撑的社会栋梁,这就是一个最腐败的时代特征。因此那些有志于社会改革、来报国、有家国天下之心的学者和思想者,他们不敢给国家建言献策。
于是就谈玄学,谈那些不着四六的东西,谁也抓不住把柄。比如说我们今天来谈一谈声音有没有哀和乐。当统治者这些人一听你谈这些东西就觉得是无关乎痛痒的,那他们就安全了。
那么一边谈玄,一边就捉身上的虱子,所以叫扪虱而谈。而且吃了这个药以后,内热很厉害,脾气会非常暴躁。比如有苍蝇飞到头上来,就要拔剑去追。这种故事在那个时代非常多。
但是我们透过这个表象来审视这个现象,就会发现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有想为这个国家做事的欲求,内心有真正的能量而不能使,所以他们是很痛苦的。
▲
阎立本(传)《竹林五君图》
绢本设色,唐,.2cm×74.3cm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饮酒
还有一个风尚是饮酒。喝酒的意义便是沉醉于忘却。服药是祈求长生,能不能活到司马家族完蛋了,重新晴天朗日,就可以满足自己的抱负。但是另外一些人觉得根本没有希望了,干脆就喝酒,皇帝老子看他们什么志向也没有,就不找麻烦了。
这个时候大量的人喝酒,特别是晋朝,诗文几乎是被酒泡出来的。乃至于到了东晋,中国历史上最恬淡、最自然的大诗人陶渊明。后来人评价他的诗,说篇篇有酒。都是来麻醉孤独和炽热的一颗心。
▲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局部)
绢本设色,北齐,29.3cm×.7cm
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魏晋名士真实的内心在哪里
在读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个时代的人虽然吃药饮酒谈玄学,很有风采,但是什么事也不能解决。那么他们自己真正的内心,他们清醒的时候在哪里?
然后我再去读的时候就发现,琴在这个时代原来那么重要。他们弹琴的时候,是跟吃药喝醉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他真正的人活在这个地方。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审美、中国哲学、中国文学里,至高无上的一篇文章。如果中国文化按照这样的品质、这样的智慧和风采延续下来,那么比现在还要牛一百倍。因为他智慧和思辨的程度,内在的热情,和骨子里的高贵、慷慨、悲凉,对美的那种热切,是空前绝后的。
大家熟知的《酒狂》,不一定非要跟酒对应起来,我们可以进入更广大的一个天地。一种深邃的,和大自然、和历史的心灵、和时代的思潮,和我们民族的心灵史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浩大的旅程。这样你弹《酒狂》时就不会拘泥喝酒的人到底是清醒的还是醉的,那只是表象。你要表达那个醉态,也应该有他内心的忧愁,和他无路可去的彷徨。这个其实贯穿了我们整个文明史、文化史。
▲
仇英(传)《桃花源图》(局部)
纸本重彩,明,33.0cm×.0cm
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诚如鲁迅所写,后世所学多无非是表面,实在的内心却不知道,社会上只多了些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在文学上,嵇康阮籍纵酒,但也能做文章;到了东晋,空谈和饮酒的遗风还在,但如嵇康阮籍那样能写万言大文章的人,却没有了。魏晋名士风度多为后世推崇效仿,实则是他们整个人格思想的结晶,不可复制。
推荐两本好书
↓↓↓
发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