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听见湖湘楚地音乐文物里的乐声与人文

来源:古琴 时间:2022/10/6
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新石器时期陶球的灵动之音、商代象纹铜铙的厚重之音、战国时期虎座鸟架鼓的浪漫之音、屈原时代《九歌·国殇》的八音合奏与吟唱……近期,“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特展正在湖南省博物院对外展出。展览汇聚了湖南省境内件音乐藏品,采用现代音乐篇章结构,讲述了湖湘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将音乐文物实物和多种数字展示技术相结合,将湖湘音乐相关的文物、乐声、人物、文学、历史、图像等聚集于一体,打造了一个音乐文明的活性文本和视听展览。

序章“初见·澧阳晨曦”

据湖南省博物院发布的资料介绍,距今多年前,澧水河畔,人们劳作之余,拾起手边工具,戛击鸣球、击节歌舞。在狩猎、游戏或乐舞活动中,各种质地乐器应运而生,表达着喜悦与欢愉之情,也开启了湖湘先民对生命韵律的认知。在这一时期,大溪文化的代表文物陶响球极为盛行,不论是作为玩具,还是摇响器(早期乐器或为祭祀礼乐器),或是陶装饰品,陶响球都极大地丰富了古人的精神生活。

陶球3件大溪文化(公元前年—前年)湖南省博物馆藏数字展项《音由心生》,通过传统绘画、墙面立体造型、投影影像、灯光音响等表现元素的完美结合,以城头山村落为故事背景,形象生动地再现先民们在清晨进行渔猎并利用乐器庆祝收获的欢乐场景。第一乐章“通灵·天地和鸣”

商末周初,中原商文化影响下的湖南地区,湖南本地工匠创造出大型青铜乐器——铙,埋于山川河流,击之天地和鸣,乐章名“通灵·天地和鸣”正取自于此。铙为一种打击乐器,是用于祭祀山川湖泊、风雨星辰的礼乐器。以象纹铜铙为代表的铙、镈与甬钟组合展品在该展览部分进行展陈,同时展示了其所代表的古代湖湘人民独特的山川祭祀文化。铙、钟、镈等青铜乐器的发展及一钟二音的确定,都为周代礼乐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览现场数字展项《天地和鸣》,运用3D打印技术结合金属材料制作1:1铜铙,将铜铙敲击互动感应与曲面投影画面联动,打造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以此展现铜铙祭祀通天的功能。观众敲击铜铙后,可看到祭祀山川时风雨雷电、秋叶飘零、白雪皑皑等不同场景。第二乐章“行吟·楚调多情”

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其音乐文化呈现出楚调凝重深远、浪漫多情的神采,既悦人、悦己,又娱神、娱鬼。这一时期,以虎为座、凤鸟为架的悬鼓在楚地流行,广泛用于祭祀、宴享和战争。如展品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就极具代表性,它以两卧虎为鼓座,两凤鸟为鼓架,鼓悬挂在两凤之上,可悬空进行敲击演奏。不仅如此,乐器的多样化也催生出“八音合鸣“的音乐表演形态,构成了楚地音乐交响合鸣、歌舞相和的恢宏气势。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复制品)战国时期(公元前年~前年)湖南省博物馆藏数字展项《秋风泽畔》中,多组纱幕垂挂向下,与下方展品有机结合,交织构造一个似梦似幻、若隐若现的世界。观众穿行于展厅空间之中,耳畔传来《九歌·国殇》的八音合奏和铿锵吟唱,眼前呈现出屈原徘徊湖畔和楚国战争激烈的场景,悲怆之情油然而生。

展览现场第三乐章“起舞·欢娱人生”该乐章将时间跨度拉至两汉魏晋时期。这一阶段,中国传统音乐形式由原来的钟磬礼乐为主转向歌舞伎乐的发展特色,器乐、歌舞、杂技、说唱、滑稽戏等多种艺术形式汇成了一体的乐舞百戏,反映出人们讲究生活品质、追求欢乐人生的时代风貌。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多种乐器、奏乐俑与歌舞俑就极具时代特色,是汉代贵族歌舞升平的详细生活写照。汉代歌舞盛行,贵族们蓄养一批能歌善舞及擅长乐器的艺人,组建家族乐队,舞俑们着长袖衣站立起舞,歌俑们头梳盘髻跽坐吟唱,乐俑们手执瑟、竽进行家庭乐队合奏。

竽(复制品)西汉早期(公元前年~前年)湖南省博物馆藏数字展项《笙歌妙舞》中,借助全息虚拟技术,结合真人演绎表演实拍联动,背景、空间影像、歌舞俑、灯光、音乐,五者合而为一,再现西汉歌舞盛景,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在这里,观众既是参观者,也是参与者,打造出真人实拍+特效结合的若虚若实的空间情境感受。第四乐章“欢歌·盛世景象”

该部分集中展示了湖南地区所出土的各类隋唐宋元音乐文物,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大一统盛世下蓬勃发展的音乐艺术成就。展品中有不少形态各异的青瓷伎乐俑和舞俑,从其所持乐器与舞姿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胡乐、胡舞已经深深影响了唐朝音乐舞蹈艺术,深受贵族、文学家和百姓们的喜爱与推崇,为大唐盛世带来了最炫民族风。而在当时,湖南因远离政治中心而成为贬谪、流寓之地。李白、白居易、杜甫、柳宗元、刘禹锡、李龟年等曾流寓湖南时,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付诸琴声、诗文之中,对湖南琴乐的兴盛起到推动作用。

驻足在数字展项《墨韵琴心》前,聆听来自传世唐琴——独幽琴的一曲《潇湘水云》。展厅内循环播放的《潇湘水云》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丁承运先生演奏。琴声激荡间,一幅气象万千、别开生面的《潇湘八景》活化图徐徐展开。如果真人在展厅演奏时,该展项还可运用傅里叶算法对乐曲声音进行识别,通过画面、影像来诠释音乐内容,乐曲声音巧妙控制背景画面的内容变化,打造视听结合的演绎方式,给人灵动的空间体验。

第五乐章“雅俗·乐韵流芳”

明清以来,湖湘音乐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第五乐章中,有仁人志士剑胆琴心,以音乐抒发政治抱负,传达治世救国、图存创新的情志。其中,崩霆琴极具代表,该琴为近代湖南名人谭嗣同生前使用之物,做工考究、精美,是研究谭嗣同生平及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还有追忆祖灵、鼓励生产、欢快向上、其乐融融的少数民族音乐,芦笙齐鸣、长鼓咚咚。更有延续至今的祭孔古乐,浏阳文庙“丁祭”成为尊儒重教传统文化的直接见证,彰显出湖湘八音之和的宏伟乐章。

谭嗣同崩霆琴清末(年)湖南省博物馆藏尾篇“古今·你我同知”数字展示《你我同知》采取工笔画风制作湖湘山水长卷,带领观众一同回顾了湖湘音乐发展的历程,并采用古乐音加入具有现代音乐形式共同合奏乐曲《浏阳河》,着力展现了时代的发展和古乐的传承与创新。参观者亦可一同哼唱,画卷中游鱼和飞鸟也会随分贝的大小而发生变幻,增加了展示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湖湘大地发生过怎样扣人心弦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又有多少同音韵而生,借音乐抒情?以下为湖南省博物院院藏音乐文物背后的故事。

猪磬

《韶乐》是六代乐舞之一,为上古时期舜帝的宫廷乐舞。传说舜帝南巡时安排奏起《韶乐》,乐师夔(kuí)敲击着玉磬、弹拨着琴瑟来伴奏歌咏,先祖神灵都降临了,宾客们也都就位,诸侯国首长都互相谦让座次。这时候,堂下吹打起各种乐器,如钟、笙、箫、小摇鼓、指挥音乐节奏及起、止的木制柷(zhù)、敔(yǔ)等等。鸟兽在优美的乐曲声中都舞动起来。传说《韶乐》演奏到九成的时候,引得凤凰都来了,配合着乐声起舞朝拜。据《论语》记载,公元前年,孔子来到齐国也曾听闻《韶乐》,心醉神迷,惊叹不已,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大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商猪磬材质:青铜湖南博物院藏这件青铜磬是年汨罗市曹家村村民刘某,在该组刘家塅船形山进行的环洞庭湖综合治理土地平整工程中发现的。它的外观看上去像一只匍匐在地的肥硕野猪,嘴微张,上吻部上卷,背部呈弧形并装饰着一组很像猪鬃的扉棱,短短的尾巴向下弯,腹部的下方一前一后各装饰的一组扉棱看上去像弯曲的双足。背脊下有一个圆形镂孔可用于穿过绳索,方便演奏时悬挂。两面的纹饰装饰相同,只是两面乳钉位置不对称。腹部的中央装饰一个漩涡纹围绕着圆形乳钉纹。背下装饰有距离大致相等的三个圆形乳钉纹,下腹部装饰着四个距离不等的乳钉纹。嘴后的眼珠也装饰着一个乳钉纹。在这些乳钉纹中间还间以鱼鳞纹、回纹和云雷纹。通过测音发现,这件磬的主要音高是#G3,其他音高接近谐音关系,由此可见这些圆形乳钉纹饰可以起到消除杂音的作用,也是古人追求纯正声音的大胆实践。古瑟

李商隐《无题》一诗中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便是借用了黄帝时期的典故,诗句中描述的瑟是五十弦,为什么西汉时期的瑟只有二十五弦呢?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瑟本来是五十弦的,有一次,太帝命素女鼓瑟奏一支忧伤的曲子,素女鼓瑟时情之所至,悲泣不止,连太帝也劝说不住,太帝便破五十弦瑟为二十五弦的瑟。可见瑟的音乐表现力是十分强的。到了西汉瑟无论在制作上还是在演奏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西汉的著述中形容弹瑟的双手在弦上起落,犹如飞速上下绕飞的小虫,可见当时演奏者弹奏技巧之高超。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二十五弦瑟,是目前发现最完整的秦汉古瑟之一。

西汉二十五弦瑟(展出为复制品)材质:木湖南博物院藏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二十五弦瑟原裹有瑟衣,部件齐全,柱位清楚。二十五根丝弦系于木枘(ruì),每根弦下有可移动的调音柱,底部两端有共鸣窗。瑟有两种弹奏方法,一是横瑟于膝前,双手并弹;二是将瑟一端置于膝上,另一端斜置于地,右手弹膝上一端的弦,左手按瑟面中部的弦。瑟的声音富有感染力,能够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故有舜帝南巡不返,帝妃湘灵垂泪鼓瑟的故事。上图中的西汉二十五弦瑟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瑟,为研究古代音乐史及汉代乐器的演奏方法提供了非常可贵的实物资料,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于汉代音乐文化发展水平的了解。筑

大汉王朝作为毫无疑义的大一统王朝,为我们带来“汉人”这一民族自信称谓的同时,其音乐文化遗产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至今。

据《汉书·高帝纪》记载,公元前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刘邦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英布被刘邦部将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趟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之时,刘邦回望岁月慷慨激昂,壮志未酬求贤若渴,一面击筑伴奏,一面唱着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伴随着唱词刘邦慷慨起舞,伤怀泣下,感叹江山得之不易。从长沙望城坡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中出土的五弦木筑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实用器。

西汉五弦木筑(展出为复制品)材质:木长沙简牍博物馆藏上图的西汉五弦木筑为木胎,大头细颈。大头为音箱部分,长方形,中空,底部镶嵌一块薄板;细颈为手握持的部位,棱柱体,尾端微翘呈半圆状。筑面平直,首尾各有一条岳山。岳山一侧五个弦孔清晰可见。首端立一菌状弦枘。除音箱部分外,通体髹黑漆。筑为汉代打击乐器,已失传。这件筑为我国首次发现的实用器。吟诵

《江南逢李龟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感慨也从古至今被一叹再叹。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大历五年(年)春,他在长沙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的著名歌唱家,常在贵族豪门歌唱。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欣赏,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遇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已经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

虽然杜甫和李龟年两人的久别重逢不那么快乐,但诗文和音乐经过时间的沉淀流淌到现在,“落花时节又逢君”已经成为了一句满载着兴奋和感慨之情的话语,也带有和思念之人早日重逢的祝愿。

无论是三皇五帝时期还在和自然斗争的先民,还是汉代慨叹“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刘邦,亦或是唐代吟诵“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李龟年和杜甫,先辈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品味着生活的苦与乐,也借音乐表达自己的心声与情感。

古琴

古琴,因韵味清和高雅,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态度,而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抚琴,自古以来被视为文人修身养性的高雅活动。“独幽”七弦琴是迄今为止传世不多的唐琴之一,也是古琴界鉴定唐琴的三大标准器之一。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船山先生”王夫之曾收藏过“独幽”七弦琴。传说他居住在湘西草堂时,常看到庭院地底发出一道碧光,于是王夫之顺着碧光出现的地方挖了下去,掘地数尺后看到了一个石匣子,匣子中放着一把用锦绣罗缎织就的套子装着的古琴。这把古琴,便是“独幽”七弦琴。

“独幽”七弦琴后来流传到了民国时期湖南著名琴家李静先生手上。李静先生曾在他的《玄楼弦外录》中记载了一段传奇的经历:“余闻先生旧庐名湘西草堂,久经颓圮,独幽亦破败无弦倒挂草堂,一日大雨,墙倾,惟独幽所挂一墙直立不动,众咸惊异之。”说的是王夫之过世后,其居住的湘西草堂日渐荒凉,只有断弦的“独幽”七弦琴满是灰尘地挂在墙上。一日天下大雨,湘西草堂的墙抵挡不住风雨轰然倒塌,唯有“独幽”七弦琴所处的那堵墙屹立不倒,令众人非常惊讶。

“独幽”七弦琴被湖南琴家李静珍藏后,李静请了他的师傅、民国古琴第一人杨宗稷题诗一首:“一声长啸四山青,独坐幽篁万籁沉。法物船山留手泽,况兼玉振太和琴。”这首七言绝句不仅描绘了“独幽”七弦琴大气恢弘的琴声特征,也道出了它与王夫之的这段奇缘。

“独幽”七弦琴年代:唐材质:木、丝湖南博物院藏“独幽”七弦琴制作于晚唐。琴面桐木斫(zhuó),琴底梓木斫,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翠玉琴轸,琴徽似玉非玉(郑珉中先生疑是瑟瑟徽),通体断纹较多,琴身有蛇腹断、牛毛断、流水断、龟背断、梅花断。栗壳色底间朱红漆。龙池、凤沼为圆形。龙池内刻有“太和丁未”四字。凤箫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创编于清道光年间,融乐、歌、舞、礼于一体,至今已持续约年,被称为“中国古代乐舞的活化石”。说到浏阳古乐,不能不提邱之稑(lù)。作为监生本有机会考取功名,但他却一心扑在古乐研究上面。道光九年(年),浏阳县令杜金鉴聘请邱之稑担任浏阳古乐首任教习。

邱之稑研究古乐十分严谨,但不墨守陈规。他根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律数篇》的记载,制造出制其它乐器的参考器——凤箫,但是按古乐谱进行演奏时,却发现音律高高低低,十分不和谐。问题出在哪儿呢?他追根溯源,发现是《史记·律数篇》记录有误,而后世盲目推崇司马迁之作,以致谬误相传两千余年。通过反复实验,邱之稑重新排列了插箫管,终于将音律订正。接着,他对乐谱旋律进行改造,使之更加“通俗”,又创办礼乐局,传徒习艺,使浏阳古乐“有声天下”。

凤箫年代:清材质:竹、木湖南博物院藏凤箫即排箫,管乐器,是由系列长短不一的管子构成,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它既是旋律性乐器,又是色彩性乐器,在祭孔合乐中起缀饰乐悬阵容的作用。左宗棠家传七弦琴

左宗棠像(图片来源:百度百科)据藏品资料记载,此琴原系左宗棠家传之物,乃福建黄某所送,左母将此琴赠与侄女作嫁妆至杨梅山周家,周左氏又将此琴给次女陪嫁,并附有任颐所绘王羲之与书童画屏一帧。收藏者彭吟轩曾留言:“我祖母珍爱此琴,故遗志我父彭晓臣,因祖父去世后,便无人弹奏,多年来将此琴及琴衣、琴谱一册置诸神龛之上,故琴衣、琴谱为鼠咬碎,年以后几年,我家连迁数处,已不知下落,仅剩下此琴。”

左宗棠家传七弦琴年代:清材质:木湖南博物院藏左宗棠家传七弦琴琴面为桐木斫,琴底为梓木斫,冠角、岳山、承露由黄杨木所制。黄杨木琴轸,蚌徽。无断纹,栗壳色漆灰。龙池、凤沼为长方形。龙池内侧腹款:“古闽黄文瓒松樵氏监制于永定斋”“武陵之桐,桃源之梓,合二为一,垂千万古。”琴额上有椭圆切齿花边框,冠角雕龙饰。无铭文、印鉴。谭嗣同崩霆琴

清末中国积贫积弱,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亡我之心昭然若揭,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难的时刻,一批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救亡图存。他们变法改革,打破旧制度的精神,如同他们所留下来的物证一样清晰而充满着鲜活的故事。“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和他留下的崩霆琴时至今日仍然熠熠生辉。

年谭嗣同年方十六,该年盛夏,谭家宅院两棵高约六丈的梧桐树被雷劈倒其中一棵。谭嗣同后来于年,以梧桐残干,制成两张古琴,命名为“崩霆”与“残雷”,其中崩霆琴收藏于湖南博物院,残雷琴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谭嗣同十分珍爱这两张琴,据说他到北城口的文庙与友人纵谈国家大事,也要带着这两张琴。年他携带一剑二琴,为拯救中华民族于亡国灭种之难,北上京城准备一展变法强国宏愿。甚至在戊戌政变前夕,他还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面前,以琴音表达自己甘为变法维新流血牺牲的心声。在谭嗣同指下,七弦琴已不再是一般文人雅士休闲遣兴之物,而是爱国人士抒发情怀、保家卫国的剑戟利器。

琴名“崩霆”二字下有“雷经其始,我竟其工,是皆有益于琴,而无益于桐。谭嗣同作”鎏金题款。纳音桐木镶贴,龙池内侧有腹款:“浏阳谭嗣同复生甫监制”“霹雳琴第一,光绪十六年庚寅仲秋。”

因传世稀少而成为唐琴标准器的“独幽”七弦琴,被邱之稑先生一再考据而成功复制的凤箫,辗转数次的左宗棠家传七弦琴,以及见证谭嗣同甘为变法维新而流血牺牲的崩霆琴……湖湘乐器掷地有声的铿锵之音从未局限于特定的时代。

(本文综合自湖南省博物院相关展览资料。)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