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诵经典开智益大论
德慧乐
1.如何教育小孩子?
圣贤教人:顺其天性,先教读经,再教解义,后教力行。
如《中庸》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乃明证。
2.经典到底指什么?
经典:从广义上简单地说,就是“最有价值的书”乃至“最有价值的艺术作品”等。
经典之书:是圣贤之教、明智之言,是真理之论、文学之渊。
经典之作:是善之结晶、美之精品,是修己之资、教他之要。
真正的经典是圣哲大贤精神智慧的结晶、嘉言懿行的记录。
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佛教经典,《黄帝内经》,《史记》《汉书》等史书,诸子百家其他大作,唐诗宋词元曲之精华,乃至艺术(书画音乐等)武术、外国经典等优秀作品。
这些都算是广义的经典,都值得我们优先读诵、精勤研习。
中外经典分类简介:
(1)中文经典:
儒家:《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周易》《书礼春秋选》等;
道家:《太上感应篇》《老子》《庄子选》等;
佛家:《了凡四训》《三世因果文》《善生经》《十善业道经》《佛经选》等;
蒙学:《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幼学琼林》《中医养生启蒙》《内经知要》等;
史部:《史记》等;
集部:《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经史百家杂钞》等;
其他:《黄帝内经》等。
(2)英文经典:《仲夏夜之梦》《莎翁十四行诗》《英语名著选》《英语常用句》等。
(3)书法经典:隶书魏碑类、楷书类、篆书类、行书类等中国经典书法作品。
(4)国画经典:各类经典国画。
(5)音乐经典:《国乐启蒙》《爱和乐》《古琴名家名琴合集》《班得瑞》等。
(6)影视经典:各类经典纪录片、经典科教片、经典动画片及经典影视剧等。
(7)其他经典:梵文经典、巴利文经典、日文经典、古希腊文经典、拉丁文经典、德文经典等。
3.读诵经典有何益?
读诵经典,利于通晓哲理、丰富知识、学好语文,利于开智养德、调心养身、导行得乐。
读诵经典,可以增强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可以增强思维力、演讲力、写作力。
读诵经典,甚至可以使一些人过目不忘、博古通今、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经典。教授经典、学习经典,可以帮助人们传承人类最主要的精神智慧,可以最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可以最充分地开发弟子的身心潜能。
古代圣贤大多重视学习经典,并深深受益。比如:
老子,博通经典书籍,为东周守藏史,教周礼等给孔子,著《老子》,并培养关尹子等高徒,影响深远。
孔子,承传经典,继往开来,不仅自己对六经学而不厌,而且以六经诲人不倦,结果自己成贤成圣,弟子三千,其中有十哲、七十二贤,并且垂范后世千秋万代。
司马迁、班固,博览经典书籍,穷究九流百家,成为大史学家、大文学家。
葛洪,十六岁开始学习《孝经》《论语》《易》,广览众书,披阅经史百家之文近万卷。他说:“夫周公上圣而日读百篇,仲尼天纵而韦编三绝,墨翟大贤载文盈车,仲舒命世不窥园圃,倪宽带经以芸锄,路生截蒲以写书,黄霸桎梏以受业,宁子夙夜以倍功,故能究览玄奥,穷测微言。”
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也都博学经典,多才多艺,精通诗乐。
我有诗为证:
圣哲名贤,自古垂范。读经开智,立德福远。
孔门圣贤,读诵诗书。博学多才,或文或武。
玄奘法师,学通三藏。天竺敬服,唐宗钦赏。
诗仙李白,博古通今。笔落惊风,诗成泣神。
苏门老泉,二七发愤。勤读经典,见卓善文。
东坡兄弟,承父母教。熟读深思,皆成文豪。
梁公启超,幼诵经典。学贯中西,德震人间。
比尔盖茨,少习经典。涉猎百科,今富之冠。
如是名哲,皆受大益。知读经益,何不继起?
4.读诵经典有何法?
读经之法,至简至易:反复读诵,自能记忆;千遍万遍,自知其义。
兼用四法,功效益明: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快乐读经,大量读经。
启蒙以熟读背诵经典为要,不以讲解经典文义为急:
其益甚大:少儿(13岁以下)记忆力最佳,理解力尚差,以读诵为主,正合乎时宜;专精读诵经典,可以静心,可以开智,可以养生,还可以怡情悦心。
圣哲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诗圣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妙哉,读经之法!
苏东坡先生不也说过嘛:“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朱熹也说过:“书读千遍,其义自现”。
即使学生暂时不能自悟,背得多了再解经也不迟啊!毕竟学习是终身之计,不必急于一时啊!
妙哉,读经之法!不必急于解义啊!
开始读经就很好!随便读经也颇好!
若能更上一层楼——“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快乐读经,大量读经”(王财贵先生所倡),其益甚大啊!
诗曰:
读诵经典颂
教子先教读经典,博学明理希圣贤。
经乃圣哲之高见,典开智慧之心眼。
读经当读百千遍,熟读静思义自现。
独学无朋心难安,亲贤共学更陶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