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湖南科技学院做汉服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追光者

来源:古琴 时间:2023/3/19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71201/6196943_0.shtml

红网时刻永州11月13日讯(通讯员曹佳)11月10日,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夏翠兰老师的汉服入门课堂上,各色声音此起彼伏,课堂气氛热烈。课堂上发生了什么?教室里,缝纫机哒哒响着,长桌上摆放着几卷深蓝色的棉麻布料、水消笔、剪刀、各种物料堆满了工作台,十几个学生围坐三张长桌,夏翠兰正侧身拿着布料和班上学生低头交流,整体忙而不乱,一个小型的汉服“作坊”已经初具模型。

年,湖南科技学院成立湖南省第一家教研实体国学院,又将汉服缝制与传拓,以及传统艺术中的古琴、茶道、书法、国学等实践课程纳入学生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两年后,哲学研究生刚毕业的夏翠兰来到了国学院任教,应课程设置要求,她任教汉服缝制课程。汉服缝制课不仅仅是一门“缝纫”技术课,而是按照“汉服理论+手工缝纫+文化融合”的逻辑结构,以全新的方式来传承和弘扬汉服文化,这对夏翠兰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说起汉服,很多人都觉得是汉朝的服饰,其实汉服的起源要比汉代早。所谓汉服,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初次接触汉服,夏翠兰完全是个“门外汉”,为了能够教好学生,她果断报了一个汉服培训班,并花大量的时间去查阅文献和历史资料、从学习网站看汉服视频等等。连出门逛街,窝在家看历史剧,也会下意识观察汉服的款式和形制。经过三年的自学,由开始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夏翠兰终于在汉服中找到了归属感。

自身学会了汉服之后,如何授人以渔,将这个手艺传承给学生,是夏翠兰一直思考的问题。级女生许欣妍,从小就对国学很感兴趣。大一下学期自己申请从文旅学院转到了国学院,“她很喜欢汉服,也有这个天赋。”夏翠兰很看好她在这门课上的学习。在上这门课之前,许欣妍也在网上买布料尝试自制。课上,许欣妍喊住了夏老师。“夏老师,您帮我看一下,我这里还是不太会……”她做的是一套对襟襦裙,襦裙是由很多布块连接缝纫的,有点像现在的百褶裙,明褶和暗褶怎么在两块布料上连接呢?她犯难了。夏老师闻声过去,帮她用别针固定好褶子后,右手拿笔左手拿尺,在深蓝色的布料上边讲解边给她示范。“你要留一个4cm的明褶在这里,再留一个间。”画完就把工具递给许欣妍,现教现学。她继续在旁边讲解,“古时候的布没有这么宽,可能要由很多块布拼接起来,这也是古代为什么多破裙的原因。”

不仅要把技艺交给学生,还要把汉服文化的“精华”交给学生,让学生们明白其中的缘由,是夏翠兰上课的准则。因为只有真正明白汉服的发展脉络,学生们才能理解深刻。确定许欣妍是真会了之后,夏翠兰又认真给下一个学生指导,有的同学车线没有车好,有的同学间隙缝的太小,有的同学封口没有和边平齐,夏翠兰逐个修改,学生们一片哀嚎,“好丑啊!我不要面对现实!”“一剪子下去,没想到是这个结果!”班上其他同学听了,笑声一片。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也是夏翠兰上汉服课受到同学们欢迎的独门技巧。

夏翠兰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弘扬与传承汉服文化活动,指导汉服社开展拜师礼、纪念孔子诞辰、“一带一路”留学生体验汉服文化、永州市中小学生体验汉服文化等活动。“汉服是什么、如何穿着及传承汉服”是夏翠兰一直在力学笃行的一件事。在10月30日,永州市中小学生走进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体验国学课堂体验国学文化的课上,夏翠兰指导小学生穿上汉服行传统相见礼,用心感受儒学气息,让学生们体验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孩子们的心里默默种下了国学的种子,是一场满满的文化盛宴,让学生们直呼“享受”。“通过把课上的教学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们在觉得有用的同时觉得有趣。”这也是夏翠兰一直贯彻的教学理念。在她的不断努力下,由她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潇湘国学汉服设计与缝制体验馆》荣获年国家级和省级立项。

如今,国学院的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结束后成功展示出自己亲手量体、裁剪与缝合的汉服,并且将自己缝制的汉服作为院服,和研究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相得益彰,如今,在拜师礼、成人礼、师生相见礼、儒家传统祭祀一些重要的活动与仪式中,国学院的学生们都会自信满满地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汉服,向师生展示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夏翠兰说,这是一件值得她特别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继续探索汉服文化育人实践模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