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唐诗中的大唐艺术凉馆闻弦惊病客

来源:古琴 时间:2023/3/15

上期唐诗中的大唐艺术介绍了一种叫筚篥的乐器,诗人岑参、李颀都对其进行了描绘,并引出了故事。本期继续讲唐诗中的大唐艺术,看看诗人们是如何描写,其中又有哪些值得欣赏的故事?

唐宪宗元和二年,以写诗奇丽、险怪而著称的诗人李贺,由他的家乡河南宜阳,来到东都洛阳,当时他刚满18岁。这时,著名的文学家兼诗人韩愈也在洛阳,按照唐代的惯例,李贺带着自己的诗稿前去拜访韩愈,当时韩玉正送客回来,感到很疲倦,别人递给他李贺的诗卷,他只想睡觉,一面脱衣服,一面看诗文,第一篇就是《雁门太守行》当读到头两句,韩愈就精神倍长,立即穿好衣裳,请李贺赶快进来。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的意思是:敌军像浓密的黑云高压城亘,眼看城即将陷落。云隙中射出的日光照在战士的盔甲上,像片片金鳞在闪耀。深秋的天空中,弥漫着进军的号角声,战士们的鲜血洒在边塞的泥土中,夜间凝成了紫色。驰援部队半卷着红旗极速前进,已经临近到了易水,夜寒霜浓,鼓皮松弛鼓声低沉。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一定紧握武器和敌人血战到底。

这首诗描写将士们英勇作战,誓死报国的情景,诗的意境苍凉,语气悲壮,而用字和造句却又异常奇的,是李贺的名作。诗题中的“雁门”为秦汉时的郡名。诗中的“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招纳天下贤士。

元和六年春李贺被任命为奉礼郎。韩愈于人和六年秋,自河南内调为官方员外郎,于是与李贺二人都在长安。

这时候长安来了一位擅长弹奏七弦琴的和尚,人称颖师。他到长安后,与文人学士们广泛交往,为人们演奏,希望得到赏识。当然,颖师作为出家的僧人,不是想借琴艺博取一官半职,而是要诗人们为之写诗,以求留名于世,颖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那精湛的琴艺,激动了当时在长安的名诗人韩愈和李贺,他们在听了演奏后,都精心的为之写了赠诗。这些诗篇都是名作,由于它们的流传,颖师和他的琴艺,也就名垂千古了。

有一天颖师带着琴来到李贺的住所,诗人当时正有病卧床,听琴以后精神一振,披衣而起,病似乎就好了,他立即为颖师写了下面这首七言古诗。

◣听颖师弹琴歌◥

◎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湖龙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峨眉骑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诗的意思是:浮云都已经散去,明月傍着天河,琴声美妙。好似雌雄双凤相对而鸣(“别浦”指中郎织女分别的天河;“桂花诸”指中有桂树的月宫;“蜀国弦”为古乐府曲名,诗中指琴声)。深秋荷叶凋落,鸾鸟离去,越王在夜晚游天姥山,倾听神仙天姥的歌声(“鸾”,传说中美丽的神鸟,常作仙队坐骑,“姥”音母,天姥山在今浙江天台县西,传说登山者曾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声)。琴声冷冷,好似德行高洁的人的水晶玉佩在敲响;琴声渺渺,如像仙女骑着白鹿,踏海消失在迷茫的烟雾之中。这时还有谁去看周处到长桥下水中杀蛟;更没人去观赏张旭用头发蘸墨书写狂草。那信佛的和尚站在我的门前,你看他眉有棱角,面容庄严,犹如菩萨转世。他拿的古琴弦柱粗大长达八尺,用的峄山之阳的老桐树而不是桐孙制成。清美的琴声惊起了病卧家中的我,精神为之一振,药囊也暂时从席子上拿开(席为龙须草编,故称龙须席)颖师啊!你请人写诗赞美你的琴艺,应该请卿相大官才能增高声誉,我这奉礼郎,官职卑微,对你没有用处。

诗的头两句写月月弹琴,三至八句形容琴音的凄楚、超逸、清冷、飘渺和对听者的吸引力。后八句则是对演奏者、琴的描写,以及诗人的感叹。诗的最后两句,说明诗人对自己所担任的低微官职,很不满意。

好了,本期唐诗中的大唐艺术,就先介绍到这儿,感谢读者的阅读和点评,下期精彩继续。

本文由文学座上宾原创,百家号首发,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