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中年以后,不能犯的三个大忌

来源:古琴 时间:2022/5/19

《清晨语录》每天清晨,与您共读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人年轻时,总是血气方刚,不计后果,凭着无知就冲锋陷阵。年长一点,披荆斩棘数十载,方才懂得稳妥得当才是硬道理。“人生导师”曾国藩就用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告诫世人:人生下半场,远离3个毛病,方能春风得意,余生顺遂。01好为人师某论坛上火了一个问题:中年人最油腻的毛病是什么?有个高赞回答是:好为人师。无论是源于志得意满,还是仗着经验丰富,有些人总是会油然而生一种指点江山的姿态。周国平曾说: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曾国藩在给弟弟们写信时,常以“长兄为父”自居,动不动就厉声训斥,甚至要求弟弟耳提面命,保存教导,时刻温习。他自称这是“爱之以德”,结果收到了来自弟弟们的反抗:曾国荃怒回老家;曾国潢写信直指“月月书信徒以空言责弟辈”。

面对家人的不满,曾国藩才慢慢改掉这个毛病。

孟子有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教训人的话张口就来,潜意识里往往是在寻求肯定与存在感,要么自卑,要么自大。常为心师,不为师心。年近不惑,控制一下“说教”的习性,予人尊重,方能与己尊重。

w继续相伴一句心碎说说感谢各位朋友的   父亲刚变傻的那段日子里,我并没有多少悲伤,反倒觉得一身轻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想,终于没有人再打我骂我管着我了。父亲对我管教很严,他这人从来都不苟言笑,每天板着脸,放学一回家,他就逼我做作业,练习题,房间的书都快堆成了山,全是隔壁胡晓南家里借的。他也从来不和我聊生活,只会跟我谈学习,讲以前是如何如何的艰苦以及无穷尽的大道理,我和他的交流,除了这些就没别的了,所以高中的时候我就很害怕回家,害怕给家里打电话,我可不想永远束缚在他的那套古董思想里,因此很多事情我都与父亲合不来,顶嘴、辩解、争吵……什么事情都想和父亲争出个理所当然来,可惜每一次都以失败结束,心中的怨气不断增长,总想逃离这个家,渐渐地,我和父亲有了隔阂,交流也越来越少,直到后来,我在家里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位客人,拘谨、沉默、小心

02疑神疑鬼有一次,曾国藩在给左宗棠的信札中,用了“右仰”二字以表客套。没想到,写者无意,读者有心。左宗棠不禁怀疑:他用右仰,难不成要我左宗棠“左俯”不成?”左宗棠的“猜忌之心”,注定了官场之路只会越走越窄。疑字头上一把刀,容易擦枪又走火。《三国演义》里,曹操被通缉,投宿于吕伯奢府。吕伯奢诚心以待之,便吩咐家人杀猪备餐,自己出门打酒。半夜,曹操听到磨刀声,以为吕伯奢外出是要报官抓他,吕家人磨刀是要杀他,便先下手杀了吕家人。

直到遇见吕伯奢打酒回来,发现自己误会了吕家人,但还是取了吕伯奢性命。

虽说世道复杂,人心不古,但也不是全世界的人都想害你。古人云:“少事为福,多心招祸。”曾国藩也曾说:“与多疑者共事,则事必不成。”疑神疑鬼,是一种作茧自缚。活到一定岁数了,少与来往敏感多疑之人来往,也要避免自己成为那个“多疑者”。03攀今比昔很多人都说,人的一生,是比较的一生。孩童时,比玩具比成绩;青年时,比工作比薪水;中年时,比家庭比存款;老年时,比往昔比健康。曾国藩有言:“君子之自处,不肯与众人絜量长短。”他认为,真正的君子,是不屑于和众人较短比长的。看过一个颇有深意的小故事:禅师丢了一个问题给3个徒弟:“门前有两棵树,一棵荣、一棵枯,你们觉得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大徒弟说:“荣的树好。”二徒弟说:“枯的树好。”三徒弟说:“枯也由它,荣也由它。”

枯也好,荣也罢,当你倾向于了一方,无形中已经产生了比较,那么你已然被外在环境牵着走了。

生活,不在攀比中爆发,就在比较中迷失。比上是比不过的,比下是比不够的,所以常常人比人,气死人。而最好的人生,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点击下方卡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