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五代人匠心传承只为木头会唱歌

来源:古琴 时间:2022/9/12
如何识别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zjft/160311/4785533.html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久远的乐器之一,距今已有多年,古琴的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手工艺人制作古琴,需要经过选胚、制胚、成型、安底板等大大小小上百道工序。昨(23)日,记者获悉,在顺庆区李家镇高家沟村有一位颇有名气的古琴制作艺人———李军伟。他的女儿打算在自己的工作室每周开设一节免费公益课,教授大家演奏古琴。

李军伟在制作古琴

一家五代制琴从小耳濡目染昨日上午,记者在顺庆区李家镇高家沟村李氏古琴工作室内见到了李氏古琴的第四代传承人李军伟,他皮肤黝黑,穿着朴素,初看很难把他与古琴制作艺人联系起来。   此时的李军伟正在把一块准备用来制作古琴的木板刨平。见到记者的到来,他连忙招呼记者坐下,然后讲述了他与李氏古琴的故事。   “古琴在古代又称为瑶琴、玉琴、七弦琴,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李军伟出生在李家镇高家沟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曾祖父起,到李军伟的一双儿女,一家五代人坚持手工制古琴。   李军伟告诉记者,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在10岁时他便跟着父亲学习一些简单的制琴技艺。不仅如此,父亲还教他辨音、校音、打鼓、唱川剧。   “这是伏羲式、这是黄帝式、这是虞舜式、还有神农式等。”李军伟一边讲述他制琴的故事,一边给记者介绍起古琴的各种样式。   在李军伟的工作室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琴,造型典雅大方,每一种琴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时代背景。   靠着一身制琴绝活,初,李军伟只身来到江浙一带闯荡。年,他在扬州办起了自己的古琴制作工作坊。经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如今,李军伟制作的古琴发音准、音色美、品质好,深受古琴爱好者的喜爱,而李氏古琴也在年被列为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军伟制作的古琴

制作一把好琴需要上百道工序“李氏古琴最大的特点就是纯手工制作,要经过选胚、制胚、成型、安底板等大大小小上白道工序才能制作出一把音色纯正的好琴。”李军伟告诉记者,古琴的制作步骤要求很高,古琴要选老料,老杉木是上选,还有老红松、老白松,面板的选择木质较轻、纹理通顺,李氏古琴的选料讲究轻、松、脆、滑,这是对琴材的必然要求。   “制作古琴要选择一块会‘唱歌’的木头,选好料的第一步是做好外形,做面板的曲面与低头,底板的龙池凤沼及轸池等孔,面板的外形做好之后就开始挖槽腹。”李军伟告诉记者,古琴是否能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最关键的就是挖槽腹。最后,经过安底板、合琴、镶嵌、披布、刮腻,再经过上漆、上雁足、栓弦、成琴、校音等工序,一把古琴便制作完成了。   “制琴是个细致活,容不得半点马虎。想要制作出一把好琴,需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每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李军伟说,制作古琴的要求严格,扣合须严丝合缝,有些工序要反复做很多遍,才能制作出音色靓丽的古琴。责任和使命传承古琴制作工艺   李氏家族在秉承南充的漆器工艺和自古以来的成熟制琴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改良,制作出音色古朴、大方、纯厚、悠远的李氏古琴,受到古琴界人士的认同。经过世代的努力,如今,李军伟在南充、扬州、西安等地都开设了自己的制琴工作坊。李军伟在老家开厂制琴,儿子李奎在扬州开厂制琴,女儿李娅娇也继承了祖上衣钵,学习古琴演奏。   作为南充市非物质文化李氏古琴的第四代传承人,对于李军伟来说,这个沉甸甸的称号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   “到如今,古琴的制作已经不仅仅是我的个人爱好,怎样去发展和传承这种文化也是我的责任。”李军伟告诉记者,自己最高兴的是儿子李奎也喜欢制作古琴,每次李军伟制作古琴,李奎都参与其中,并将其制作工艺以图文形式记录了下来。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让更多人知晓古琴、热爱古琴。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跟我一起学习制作古琴。”李军伟说,为了传承古琴制作这门传统工艺,帮助更多古琴爱好者,他的女儿李娅娇打算在顺庆区东风巷的工作室每周开设一节免费公益课,为古琴爱好者教授演奏技巧。   作为李氏古琴的第五代传承人李娅娇告诉记者:“在传承上,我们想了各种方式方法,希望在自己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制作、弹奏古琴的技艺都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来源:南充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