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年10月24日讯(记者曾舒琪通讯员左汀汀李少旺)“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古琴,宛然动听,总在不经意间“撩拨”起人的心弦。10月23日晚,由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市九嶷古琴学会承办、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宝安区文化馆各街道分馆协办的“琴颂山河”古琴艺术巡演正式启动,首场演出在西乡会堂小音乐厅奏响。演出通过琴歌弹唱、乐器表演、文化讲述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宝安市民献上一场“古琴艺术盛宴”。
“琴颂山河”古琴艺术巡演是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在宝安各个街道进行巡演,旨在用音乐表达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用艺术演绎中国形象,传递具有中国风范的优雅生活方式。音乐会以古琴音乐与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为脉络,以夯实“城市美学·印象宝安”的人文品位为目的,用古琴的深邃幽雅,唱诵山河大地的深情。此次音乐会从琴与琴歌的创意延伸、文化讲述等角度出发,将经典与古琴融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为大家带来一场古琴音乐的饕餮盛宴。本场音乐会还特别邀请了古琴家、斫琴家、收藏家、民族音乐学博士唐健垣友情出演。
本次音乐会分为《春秋篇》《向新篇》《传统篇》三个篇章。《春秋篇》奏响了琴与礼乐精神的和鸣,观众现场聆听了余音缭绕、婉约嫣然、沉静从容的古琴独奏《半山听雨》《关山月》《春江花月夜》《潇湘水云》;《向新篇》描绘了琴与诗经的吟唱,古琴独奏《流水》、弦歌《蒹葭》、《三国演绎》插曲《卧龙吟》纷纷上演;《传统篇》演绎出琴与知音的对话,包括古琴独奏《广陵散》《酒狂》《欸乃》《平沙落雁》。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观众不仅“陶醉”于古琴的音乐世界中,还了解了古琴的前世今生,从二千多年出土的琴、瑟到唐元宋明清的古琴文化及斫琴工艺,及古琴的形制、收藏及意义。
据九嶷派古琴艺术第五代传承人陈碧勇介绍,九嶷派古琴艺术讲究吟猱节奏,琴风苍劲坚实,雄健潇洒,今年已入选宝安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陈碧勇一直研习古琴艺术,于年初拜杨青为师,研习九嶷派古琴演奏技艺,组建团队致力于传世琴谱《碣石調幽兰》《神奇秘谱》等等的古谱整理工作。年在深圳市成立九嶷琴社和深圳市九嶷古琴学会,五年里培养了上千名优秀的古琴爱好者。
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广泛整合吸纳各类优质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积极凝聚社会力量创新参与到宝安区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中。演出当天,九嶷琴社加入到宝安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的“大家庭”中,设立宝安区文化馆特色主题馆——古琴艺术馆,由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刘明军主任授牌。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