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卧龙吟》是对孔明从年少到晚年漫长一生的概括,诸葛隐居于隆中,不求闻达于诸侯,淡泊明志,静以修心;刘备曾三顾茅庐,亮因此出山,跟随刘备,羽扇纶巾间,指挥若定。这首古琴曲为其增添了神秘和沉稳的色彩。
当我们沉沁此曲时,恍若架小舟于洞庭湖波之上,或是访僧道于山水之间也。又似半生寻知己于四海之内,或是抚琴于碧涧清溪之旁。又似高山流水,江海奔腾。
一曲卧龙吟,似乎寄托了孔明满怀壮志和为天下苍生的广阔胸襟,深沉又有些许沧桑和忧国忧民复杂而又深远的情感,在曲中静听,会将所有的感动涌上心头。
我们感动于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千古美谈,敬重孔明为报知遇之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忠贞情义和壮烈情怀,以及孔明心寄苍生百姓之苦。
小时候我们在看电视剧时,空城计中诸葛西城退敌的那一段,古琴曲《卧龙吟》再一次响起。单凭一床瑶琴,一曲卧龙吟,如何击退十五万兵戈铁马?诸葛淡定自若地抚琴,指尖流淌的是满腹谋略和奇异的妙思。
司马懿凝神细细听来,赞其音“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风卷残云,指端似有雄兵百万,你听,似山间潺潺溪流,清澈见底,非心旷神怡者不能为之。”诸葛亮怕是早已布下埋伏,定然胸有成竹,胜似闲庭信步呀。
“诸葛西城退敌时,瑶琴三尺胜雄师”,琴声可传心,可传意,亦可传文韬武略于其中也,孔明根据敌众我寡的现实情况,反败为胜,扰乱敌方错觉,虚虚实实,变化无常,虚而示之不虚的疑兵之计,不费一兵一卒,击退了敌方的铁马金戈和刀光剑影,救蜀国于危难之中。
一床瑶琴,一曲《卧龙吟》,道尽了人生无限的感概和沧桑,诸葛先生的经天纬地之才,扭转乾坤之能,以及神鬼莫测之计于七弦之间运筹帷幄,奔涌而出,让天空闪烁几颗耀眼星辰,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荡气回肠……
喜欢记得转发
欢迎大家来西安古琴培训,由古琴名家蔡伟艺老师亲自传道授业解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