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裘晟佳通讯员胡慧媚
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和宁波“万工轿”,这两件国宝在浙江省博物馆相遇(以下简称“浙博”),有“命中注定”的意味。
它们都依木而生,且都代表了一种“极致”——前者稳居数千年古琴艺术顶峰,后者则是宁波朱金木雕这门传统工艺的登峰造极之物。
而最无法忽略的,是它们在绵延的光影流转中,与不同的人之间的邂逅。
多岁的“彩凤鸣岐”琴,高山流水,引发过多少人的共鸣与感喟;一百多年前的“万工轿”,又让多少老底子浙东地区的新嫁娘,对美好幸福,倾注期许。
上世纪五十代,两件国宝先后“入住”浙博,从孤山到武林,被奉为至宝的它们,这半个多世纪,又开启了新的故事。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古琴,又称“七弦琴”、“瑶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从“伏羲作琴”、“神农作琴”的传说,到西周的祭祀伴奏,再到寄情音乐、抒发心绪的《流水》、《广陵散》流传后世,古琴的艺术与精神价值,早已超越了其乐器属性本身。
▲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十弦琴仿制场景
古琴艺术最鼎盛的时期是唐代。太平盛世,造琴工艺登峰造极,能工巧匠中,最负盛名的斫琴高手,非四川雷氏家族莫属。
而雷氏一族中最著名是制琴师名叫雷威,相传他常在北风呼啸的大雪天,先把自己灌一通,酒酣时跑到深山老林。狂风震树,他听树的发声而选良材。
而目前传世的古琴中,唐琴的数量不超过二十张。像这样由雷威所作之琴更是凤毛麟角,被后世称为“雷琴”或“雷公琴”。
大唐开元二年(年),远在西南蜀地的雷威,正在制作一张新琴:这是一张落霞式的古琴,琴通长.8厘米,额宽16.3厘米,肩宽18.8厘米,尾宽12.5厘米,两肩之间最厚处厚度为5.4厘米。
即使是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不难想象匠人初抚琴弦,听见那通透清婉的琴声时的心潮澎湃。于是,他拿起刻刀,小心翼翼地在琴腹的龙池中,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局部
如今,古琴龙池上方“彩凤鸣岐”的琴名依清晰可辨。“鸣岐”一词出自《国语》第一卷,说的是周朝兴起时,有凤凰在岐山上鸣叫。龙凤呈祥,琴名的吉祥之意不言而喻。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局部
然而,此时还没人会想到,这张琴之所以举世瞩目,除了其本身制作工艺与音色的极致,还与其几多波折的传奇经历有关。
民国九年(年)仲春,北京城南陶然亭公园的岳云别业,镇国将军毓朗(清末军机大臣之一,光绪三十三年袭贝勒)偶遇了自己的老同事——著名琴学大家,中国古琴重要门派“九嶷派”创始人杨宗稷。
▲杨宗稷
两人叙起旧来,同为爱琴之人的朗贝勒谈及二十多年前家中所藏名琴一事。当听到朗贝勒说出“彩凤鸣岐”四个字,杨宗稷心头一惊。
原来,此时已被杨宗稷重金买下的“彩凤鸣岐”古琴,原为朗贝勒所有,并珍藏于家中“行有恒堂”。但到了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将定王府包括“彩凤鸣岐”古琴在内的收藏洗劫一空。
一张琴的两位主人此番重逢,真是世事难料,造化弄人啊。
那么,为何如今我们依然能够知晓这些尘封于历史长河的往事呢?答案就在这“彩凤鸣岐”古琴的琴背上。
原来,除了琴名,斫琴者和收藏者还会在琴身上镌刻铭文、闲文印、藏印和跋语。这些文字、印记就像是古琴的“身份证”和“个人传记”一样,记录着它的前世今生。“彩凤鸣岐”的这段曲折经历,就被杨宗稷刻在了琴背上。
▲琴池下方题跋
而且啊,用现在的话说,杨宗稷是“彩凤鸣岐”的真爱粉。在刻满琴背的铭文里,还有他所作的一首七言长诗,“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落霞仿古神女制,如敲清磬撞洪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琴池四周七言诗
其实,很多读者和观众对于“彩凤鸣岐”古琴并不陌生。早在年,钱江晚报就与浙博共同推出过“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彩凤鸣岐”古琴就是最终选出的国宝之一。
所以,与大家熟谙的“前世传奇”一样,“彩凤鸣岐”进入浙博后的今生故事,同样值得一说。
年,杨宗稷去世。包括“彩凤鸣岐”在内的一部分藏琴,转入镇海收藏家徐桴之手。新中国成立后,其后人将这些琴捐赠给镇海文化馆,后移交给浙博,包括“彩凤鸣岐”在内的14张古琴,从此安家于此。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展厅陈列
然而,“彩凤鸣岐”古琴虽然安然无恙地来到了浙博,但关于它的真正身世,直到年才尘埃落定。
据浙江省博物馆工艺部主任范珮玲介绍,杨宗稷著有琴学名著《琴学丛书》。该丛书被后人视为研究古琴的权威著作,而其中就有关于其收藏、监制及修复古琴的记载,“彩凤鸣岐”的信息也在其中。
▲《琴学丛书》杨宗稷
但对古琴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彩凤鸣岐”七弦琴系雷威制作的顶级唐琴,又有着朗贝勒“行有恒堂”第一琴、杨宗稷“半百琴斋”第一琴之称,可是说是现存世最好的一张古琴。
“我们开始着手研究这些古琴,总能听人提及‘彩凤鸣岐’,但一开始谁也没想到,叫这名字的琴只有一张,而且就在我们馆里。”
直到至年间,经著名琴家成公亮、李明忠、丁承运鉴定,“彩凤鸣岐”七弦琴的身份,才得到最权威的正名。
古琴能够“正名”,还得从年5月的一天说起,当时浙博将著名古琴演奏家成公亮请到馆中,对馆藏古琴进行鉴定。
古琴存世千年,以蚕丝制成的琴弦,自然早已断裂缺损,仅作展示,未曾演奏。而贸然为古琴上弦,又可能对古琴造成损坏。
于是,成公亮用自制的“竹弓弦”为千年古琴试音,以其音色作为鉴定依据之一。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也并未成曲,但在浙博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千年古琴再发天籁之音,自然成为当时一大新闻。
▲成公亮为馆藏古琴试音
同年12月,著名古琴演奏家丁承运来到浙博,演奏了当时已经上好新弦的“彩凤鸣岐”古琴。
“琴和弦呢,需要一个磨合过程,一般至少得试一星期。但‘彩凤鸣岐’的弦一上上去,弹奏出的声音就很动听,这也让专家有了充分的鉴定依据。”
千年的古琴还能弹奏,消息一出让不少人大吃一惊。而多年来,浙博人想方设法让更多人能够听到古琴之音,这又是为什么呢?
“古琴是特殊的文物,仅仅在展柜里展示是不够。琴是乐器,声音是琴的灵魂也是生命。如果所有好的琴进了博物馆就没有生命了,这是一种遗憾。”
范珮玲告诉记者,很多古琴之所以能保存至今,正是因为多年来一直有人在弹奏,“木制的东西,如果放久了不用,是很容易被虫蛀坏的。而且,上了弦的琴,保持这种力学的平衡,反而更容易久存。”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背面
有了这样清楚的认识,浙博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的尝试,真正做到了“让国宝活起来”。
年,浙博请来成公亮、丁承运和姚公白等三位著名古琴演奏家,分别用“彩凤鸣岐”和“来凰”两张唐琴,演奏了《慨古吟》、《阳关三叠》、《古风操》等曲目并录制成CD。
浙博是全国唯一一个常年设有古琴展厅的博物馆。现在,参观者也可以通过展厅内的听音装置欣赏到这些名曲。
▲丁承运《流觞》
年11月19日,这两张唐琴竟然“走”出了博物馆,来到了浙江音乐厅。在这场名为“凤凰和鸣——浙江省博物馆藏唐代雷琴公益演奏会”的特殊演奏会上,14位海内外的古琴大师共同奏响这来自唐代的声音。
▲古琴大师成公亮先生现场演奏“彩凤鸣岐”七弦琴
“现场只要能落脚的地方,全部都是人,大家都想亲耳听听古琴现场演奏的声音。”演奏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据了解,浙博将于年举行唐宋古琴大展,届时包括“彩凤鸣岐”在内的古琴将再次鸣响。
而浙博关于古琴的研究也从未停止,年,馆藏的另两张古琴,医院做了CT检查。
“很多工艺都被揭秘了。比如说,古琴琴腔一般由底板和面板两块板组合成,由竹钉连接。这次发现,‘秋鸿’是这样,但‘春雷秋籁’则不是,它的面板、底板与侧墙是分离的。”
说着说着,范珮玲打了个更通俗的比方,“就像烧红烧肉,要先用刀背把肉拍拍松,这样烧起来,才能更酥更入味。”
当然,录CD、开演奏会、做CT检查,都是人们想要更了解古琴,更了解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的方式之一。
杨宗稷曾给予“彩凤鸣岐”七弦琴“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的极高评价。而只要用心聆听,我们也一定能听到更多国宝非凡的心声。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展厅陈列
图片由浙江省博物馆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