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朋友们都非常熟悉。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您也许记得,但是俞伯牙给钟子期的那首凄美悼亡诗,或许您已经很模糊了,咱们再来重温一下。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最早出自《例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大意就是说,俞伯牙弹琴,钟子期都能听懂他的心思,甚至是伯牙所想,钟子期也能明白。
琴台尚在人已去俞伯牙,春秋战国郢都人,善于操琴,供职于楚国,可以说是专职琴师。钟子期春秋战国汉阳人,出身卑微,以打柴为生,可是醉心音乐,算是民间大师。一个善弹,一个善听,于是故事就发生了。
有一年,俞伯牙奉命出使,在八月十五的那天,到了汉江口岸。当晚是玉兔高升,明月高悬,秋风送爽,波澜不惊。俞伯牙见眼下景致如此美好,便泊舟登岸,在江边弹起琴来。兴致正浓之时,伯牙发现远处有一樵夫,听得如痴如醉,便邀他近前来听。
此情可追忆伯牙每弹到精彩之时,钟子期竟然手舞足踏。伯牙很是好奇,便问子期弹的是什么。子期答曰:“善哉,峨峨兮若高山,洋洋兮若江河。”意思就是说,您弹得太好了,当您想到高山的时候,那琴音就如大山,巍峨雄壮;当您想到江河的时候,那琴声就如浩淼江水,绵绵不绝。伯牙闻言大惊,顿时觉得知音难得,便和子期结拜为兄弟。两人当晚作别,并相约来年的八月十五在此处相见。
一拜橫久长第二年,伯牙如约而至,却不见子期,便独自弹琴,希望子期能够听到。有人告诉伯牙,子期不能来了,子期临终前告诉人们,今年八月十五,一定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伯牙。伯牙闻听,如雷轰顶,伤心欲绝,他又弹了一次《高山流水》,便摔碎那架瑶琴。这真是:子期不在,弦断谁人听?伯牙在离开之时,给子期写了一篇悼亡诗,可以想象,这首悼亡诗一定是俞伯牙一边痛哭一边写的,因为那字里行间都是泪啊。诗曰: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高山复流水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莫过于爱情。国外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生死之恋,国内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之恋、董永与七仙女的鹊桥之恋,可这些要么是传说,要么仅仅是故事。从另外一个层面讲,友情更为可贵,也更为真实。诸如八拜之交:管仲、鲍叔牙管鲍之交,伯牙、子期知音之交,廉颇、蔺相如刎颈之交,羊角哀、左伯桃舍命之交,陈重、雷义胶漆之交,元伯、巨卿鸡黍之交,孔融、祢衡忘年之交,刘、关、张生死之交。
弦断谁人听还有朱元璋乱世山干兄弟,水波梁山一百单八将,隋唐演义贾柳楼四十六友等等,虽然这些有演绎的成分,但大多是比较真实的存在。近代比较出名的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好朋友很难得,如果遇到,一定要珍惜,重色轻友是万万要不得的。友情从来都是高于爱情的。相比女人的善变、现实、冷酷,比较靠谱的还是兄弟。当然,卖友求荣的也不少,可是真正的朋友却是一生一世的。希望朋友们都能遇到俞伯牙、钟子期这样的人,不论身份、不讲贵贱,关键时候可以挺身而出,舍命相交。有这样的知己,一个就够了。
独留汉江水特别声明:部分图片取自网络,对版权持有人表示感谢。
海舟原创,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