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大全》是现存收录琴学文献最多的一部类书。作者蒋克谦,江苏徐州人,明万历庚寅年间人。该书规模宏大,共二十二卷,末两卷为琴谱。书籍仅署了蒋克谦一人的名字,但实际上,这部大书是蒋家四代人经年累积编纂的成果。蒋克谦曾祖父蒋敩最先开始抄录有关古琴的知识,祖父蒋伦芳,父亲蒋荣在蒋敩的基础上继续增补,直到蒋克谦才最终将这部大书付梓刊行。
书籍编撰的家族传统
子承父业的书籍编纂方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罕见。如司马迁编写《史记》,继承了其父司马谈所积累和掌握的很多资料。班固编写《汉书》也离不开其父班彪前期的广泛积累。此外,班固过世后,其妹班昭还补写了“八表”,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参与正史修纂的女史学家。不论是音乐、历史还是医籍、兵书,经过历代积累,各个门类的知识都很博大精深,在知识流播不畅的时代,家族内部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琴书大全》编排体例严谨,有所征引,必标明文献出处,便于读者检索原书。如卷首“序琴”,广引《琴操》《淮南子》《尔雅疏》等历代古籍,代表不同时代的人对古琴的不同看法。作为一部具有类书性质的书籍,它将古琴相关知识分门别类编排,勒为廿二卷。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属意网罗天下古琴知识于一书,编纂时务求其全。至于“类书”,本质上是一种资料集成式的工具书,它搜集某一类知识并按照一定的体例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如著名的“唐四书”中的《艺文类聚》,就是为文人诗词文创作而服务的。《琴书大全》则为古琴学习和研究提供便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其编纂分为“序琴”“声律”“琴制”“琴式”“琴徽”“琴弦”“指法”“指法手势图”“弹琴”“曲调”“曲调拾遗”“历代弹琴圣贤”“记载”“杂录”“文”“琴诗”“琴谱”,共17个门类,内容丰富多样。其资料搜罗之广,征引之夥,也堪称历代琴学文献之冠。现今许多珍贵的琴学著作已经失传,有赖于《琴书大全》的收录,今人才得以窥见唐宋逸籍的原貌,因此该书也具有很大的辑佚学价值。
古琴审美
对于古琴的审美从来都不是简单从乐器的角度出发的。比如以古琴艺术参与者的构成可以简单把古琴艺术分为两种类型:“文人琴”和“艺人琴”。前者构成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他们大多家境优渥或者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更注重古琴“道器”和“法器”成分的“得意”;后者则是以琴谋生的职业演奏家为主,更注重“乐器”的成分,活跃在宫廷、显贵或者社会中,注重“表意”。
音乐是一种需要通过聆听才能够进行体验的艺术,对于古琴音乐而言,还远不止于此。听只是众多审美方式中的一种,聆听琴音、观赏弹奏、分析琴论、研究琴书·····都是古琴艺术的构成部分。尽管古琴历史久远且不停流变,在传统认知中仍然形成两种对于古琴审美判断的集中归纳,“琴者禁也”与“琴者心也”。《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这里集中突出古琴这件乐器的道器属性,禁本身说明古琴带给人的是节制养性,远离邪恶从而归于正道。多数乐器被制造出来取悦对象,华丽悦耳的音响效果,古琴作为乐器技巧相对简单、音色低沉、音量轻微,这种属性常被戏称为“不中听”,初听时远不如古筝、琵琶等乐器吸引人。但当上升到道的属性,古琴成为一种符号。
嵇康强调“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关于古琴音乐的聆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人将琴乐比德的传统。孔子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刘向也将古琴与“明道德、感鬼神、美风俗”结合起来,到了唐代薛易简针对古琴音乐的作用,在《琴诀》中提出,古琴“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到了宋代,朱长文则认为:“盖雅琴之音,以导养神气,调和情志,摅发幽愤,感动善心,而人之听之者,亦皆然也。”琴乐的社会功能一直到清代还被重视,杨抡《听琴赋》写道:“琴声琴声清耳目,治世正音天下曲。”认为古琴的音乐对于个人而言能够清耳目,对于社会则是一种治世正音。正史多继承《史记》中“琴音调而天下治”的观点,重视音乐的社会和政治功能。
但对于古代文人而言,他们多具有深厚的家学,同时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自我的追求上不需要过分追逐名利,注重寻求知音,于是“不是知音不与弹”。王绩在《山夜调琴》中说“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在音韵畅然自得其乐中无需取悦大量听众。而当面对复杂纷扰的现实生活时,又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白居易《夜琴》说:“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不同于文字更加明确的语义,古琴本身带有多种层次的解读,解读的本身需要记录,依托于中国古人的史学传统,到今天我们仍能看到关于古琴的大量古籍。借助于文字语言能够准确含义的方式,来使用音乐和文学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以便达到情感、人心为里,琴乐、诗歌为表,表里统一的表达方式。
博古斋秋拍《琴书大全》Lot74
上海博古斋秋拍的《琴书大全》,为明万历十八年()年蒋克谦刻本,钤印:汝亭珍藏、上海图书馆藏。是书首有萧大亨序、蒋克谦自序,半叶十一行二十二字,黑口。四周单边。卷一《序琴》、卷二、三《声律》、卷四《琴制》、卷五《琴式》、卷六《琴徽》、卷七《琴弦》、卷八《指法》、卷九《手势图》、卷十《弹琴》、卷十一、十二《曲调》、卷十三《曲调》拾遗、卷十四、十五《历代弹琴圣贤》附《历代弹琴圣贤类名》、卷十六《记载》、卷十七《杂录》、卷十八卷《文》、卷十九、二十《琴诗》、卷二十一、二十二卷《琴谱》。作为集大成式的类书,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中,古琴逐渐形成艺术家操弄的“乐器”、宫廷雅乐中使用的“道器”以及文人用以修身养性的“法器”三者结合的身份。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古琴的“心声”与大部分乐器重在娱乐大众不同,虽然这件乐器经历多次改弦更张,依旧保持着娱己的本质属性。文人士大夫群体早已成为过去,文人和他们在古琴中所建构的精神世界依旧坚固,并没有被纷扰的西乐审美所击溃,值得我们反思与扬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