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续写名曲即兴创作还有什么是音乐人工智能

来源:古琴 时间:2024/10/12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www.bdfyy999.com/xinwenzhongxin/meitibaodao/103383.html

短短几年,音乐人工智能已成为热门。作曲、伴奏、即兴创作……人工智能在各种场合展示的“才华”令人们大开眼界。在刚刚过去的年,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中国音乐科技应用论坛等各种学术活动上,音乐人工智能也成为被提及最多、大家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

从历史来看,每一次技术上的突飞猛进都会使人类活动发生巨大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广泛渗透,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未来的音乐会变成什么样子?音乐人工智能会代替人类的艺术创造吗?它会为人类的创造力插上翅膀,还是成为人类创造力的终结者?

现象

音乐人工智能走进日常生活

可能有些人以为音乐人工智能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它已经陪伴我们多年。当我们打开手机听歌的时候,系统会向我们推荐更多类似的歌曲;每当我们打开某一位艺术家的演出消息时,那些视频软件就像我们肚子里的蛔虫似的,迅速洞察到我们对该艺术家的喜爱,将相关的演出视频自动推荐到我们面前。这都是人工智能在发挥作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音乐都被认为是门槛很高的艺术门类,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有玩的资格。如今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一名3岁的幼童都可以通过游戏软件“创作”一首作品,孩子们只需要在乐器库中挑选喜欢的乐器组合在一起,一首完整动听的曲目就会被“制作”出来,还能在设计好的“舞台”上演奏,听起来毫无违和感。以前孩子学习乐器,需要家长花大量的时间陪练,现在只需要在乐器软件中选择一款AI在线乐器陪练,就能达到提高孩子练琴效率的目的。人工智能不仅能发挥音乐愉悦身心的作用,还具备实际的功用。

“现在与网络相关的高科技公司,没有人工智能人才,没有大数据以及算法的赋能,根本是不可能很好的生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主任、教授李小兵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

续写“贝十”、即兴创作……还有什么是人工智能干不了的?

人工智能的算法进入到艺术创作当中,对传统音乐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年,华为公司利用Mate20Pro中的AI,对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未完成的《第八交响曲》剩余曲谱进行了谱写,并在伦敦的一场音乐会上进行了公演。与舒伯特的未完稿不同,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几乎没有任何曲谱,由于病情恶化,贝多芬只画了这部作品的几张草图就戛然离世。创意人工智能初创公司Playform的一群科学家和音乐学家完成了贝多芬未竟的事业,他们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不仅让人工智能学习了贝多芬的全部作品,还教会了它贝多芬的创作过程。年10月,这台人工智能帮助贝多芬续写了《第十交响曲》,并在德国波恩举行首演,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年10月,深圳交响乐团演奏了全球首部AI交响变奏曲《我和我的祖国》。年12月24日,香港演艺学院古琴专业教师、中国首位古琴演奏专业博士生王悠荻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古琴博士毕业音乐会,首演了世界第一首由人工智能生成并公开演出的古琴曲《烛》。这些,都引起了业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