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
音乐圈最火的大事件,
莫过于综艺“声生不息”的开播
以及周杰伦两场经典演唱会的重映,
是谁的DNA又动了呢?
记忆深处的音乐再次响起,
无数人高呼“爷青回”。
然而,歌曲再好听,
没有乐器的加持也将失去颜色,
大家比较熟知的乐器,
相信要数吉他、钢琴、架子鼓这类了,
这些就不需要多说了。
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了解的是
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的古琴。
接下来,
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古琴参与弹奏的乐曲
《苏堤春晓》。
03:22琴棋书画,琴居首,
它在古代是文人、士大夫们
修身的一个重要器物,
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
贯穿了几千年的文明史。
《伯牙鼓琴图》
01古琴起源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
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
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古代文明之初的各个氏族领袖都与琴的创始传说有关,如伏羲造琴、神农造琴、黄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等,但无考古支持,应为附会之说。
曾侯乙墓—十弦琴
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与琴相似的最古实物是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筑和十弦琴。
02古琴结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琴的结构也逐渐被拟人化,古琴长度约三尺六寸五(约-cm),象征一年天,宽约六寸(20cm左右),厚约二寸(6公分),底板扁平,面板呈弧形,对应古代的天圆地方之说,整个琴体对应人的身体,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的结构主要包括面板、底板、琴弦、徽位、凤额、承露、岳山、龙龈、龈托、龙池、凤沼、雁足、琴轸、轸池、护轸等。
03古琴发展
先秦:西周时的钟仪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发展,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
两汉: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
魏晋:战乱和纷争的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出现大量文人琴人。
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君主和士人都爱好音乐和文学,文人爱琴解音,风气极盛。
隋唐:隋唐时期流行燕乐歌舞,而琴风稍落。
宋元:宋朝行使抑武扬文的政策,两宋期间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无不以能琴为荣,达到历代好琴的顶峰。
明清:明清时期,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现存第一部减字谱《神奇秘谱》保存了众多古曲。清朝后期,琴艺术相对衰落。
近代:清末至年代,全国能琴者约余人。民国时琴随文人出洋而流传到东南亚和欧美澳洲。
现代: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4古琴展览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故宫博物院钟粹宫古琴馆里,
唐代传世名琴“大圣遗音”领衔11张古琴摆开阵势。
同时选取了多种与古琴相关的文物,
为观众呈现一个更为多面的古琴文化世界。
目前,
由于疫情管控要求,
展览目前处于暂闭状态,
不过没关系,
小伙伴可以通过雅昌艺术数据
为该展打造的线上展览一睹古琴风采,
了解古琴发展史。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开启云看展)
古琴清微澹远的意蕴
与中国造园思想不谋而合,
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既追求天人合一又崇尚道法自然,
又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所珍视,
共同演进着华夏文明的审美与情怀。
敲黑板!!!
对古代乐器感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移步雅昌艺术数据官方视频号,认识并了解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