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登基一年的明宪宗朱见深创作了一幅画——《一团和气图》。
年腊月出生的朱见深此时也不过18岁,但这幅画却显得老辣又富有深意,也是中国帝王绘画作品中的一件珍宝。
这是一幅看上去有些奇怪的画,粗看是一位体态浑圆的弥勒佛盘腿而坐,其实是三个人:左边的是一位戴着道冠的老者,右边头上系着方巾的是儒者,二人手执书卷,团膝相接,相对而笑,第三人则是一个光头扮相,他将手搭在两人肩上,一手拿着佛珠,俨然是一位佛教中人。
由于位置的关系,道人和儒者的眉、眼、鼻、口左右相拼恰好构成了佛者的眉、眼、鼻、口,也就是三人合体之意。
和而不同,融会贯通,喜气和睦,正是中国文化“三教合一”思想的典型体现,《一团和气图》也正是由此而得名。
在中国诸多绘画作品中,有如此超现实主义处理方式的作品很少见,朱见深的这幅画亮点颇多:构思精妙、刻画生动传神,线条细腻流畅,也算是明朝绘画的一个特例。
至于说绘画的主题为“一团和气”,朱见深在题跋中也做了解释:“朕闻晋陶渊明乃儒门之秀,陆修静亦隐居学道之良,而慧远法师则释氏之翘楚者也。法师居庐山,送客不过虎溪。一日,陶、陆二人访之,与语,道合,不觉送过虎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此岂非一团和气所自邪?”
这幅《一团和气图》,其实就是他对儒、释、道三教关系的态度,三教关系复杂,如果各自对立必然加剧对立,不利于社会安定,所以朱见深巧妙地将他对三角关系的期待存于画纸之上。
根据他的题跋来看,这三者中,左侧着道冠者应为陆修静,右侧饰儒巾者则为陶渊明,图中笑面弥勒应为慧远法师,也算是将历史典故“虎溪三笑”运用到极致的典范。
画成之后,朱见深在接见大臣的时候就把这幅画拿了出来,众人看着这幅画,不知皇帝有何用意。接着,朱见深就在大臣们的疑惑中开始了一段简要的治国演讲,核心就是希望大家“一团和气”。
朱见深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朱祁镇御驾亲征被蒙古人俘虏,叔叔朱祁钰当皇帝以后就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转而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他长期处于孤立无援、风声鹤唳的境地,这种糟糕的状况也导致了他口吃。
后来,叔叔立的太子早逝,父亲被蒙古遣返回来,也被叔叔软禁。直到叔叔病重,几位大臣发动夺门之便,父亲才重回皇帝宝座。
英宗复辟以后,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恢复了儿子的太子之位,但对于曾经伤害他的弟弟和于谦等人却大肆镇压,搞得人心惶惶。
继位之后的朱见深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先为擅立皇帝的于谦平反,然后又恢复曾经废掉自己太子之位的代宗帝号,为其重修陵墓,其仁和宽宥之心可见一斑。
宪宗登基初期的局面非常尴尬,经过土木堡之变后,朝廷武将损失殆尽,文官离心离德,偏偏此时内忧外患不断:荆襄百万流民造反、四川蛮苗造反、两广壮瑶造反、宁夏陕西土官造反、扬州盐商造反,甚至两京都盗贼肆虐;外面是蒙古进犯宁夏、陕西,占领河套;建州女真崛起;吐鲁番进犯哈密卫,并最终占领哈密卫……
面对如此困境,宪宗既没有退缩也没有害怕,从容掌控朝政,对内仁慈安抚,对外铁血出击,成为了明朝中期的一位雄主。
大明朝三百一十五年,不和亲,不赔款,不议和,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宪宗是真正的践行者。
除了《一团和气图》,朱见深的《岁朝佳兆图》也是一幅颇具喜庆感的宫廷年画,它们和丁观鹏的《无量寿佛图》并称为贺岁画的“吉祥三宝”,深受民众喜爱。
绘画之外,他还精通音律和书法:古琴三十八种琴式中的洛象,就是宪宗发明的;他也是一代制琴大师,他现存于世的成化御制琴被拍出天价;曲阜“孔庙第一碑”的成化碑,碑文也是宪宗20岁的作品。
不过,后世对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