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注意力缺陷的人是如何获得巨大成功的

来源:古琴 时间:2025/5/21

前面看到有人问注意力缺陷障碍患者的一生过得多辛苦?

我说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吧。

StephenDuneier是一个有注意力缺陷的人。

他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曾担任过美国银行外汇期权交易全球主管,他也是一名战略顾问,专业演讲师,作家和艺术家,他甚至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他在TED演讲时说到:

“高中毕业时,我的每一张成绩单都说着同样一件事:Stephen是一位很聪慧的年轻人,如果他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就好了。

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我比他们更急切的想要专注,可是我做不到。

如此一来,我从幼儿园到大2,我都是C,C-的学生。不过当我踏入大三那一年,我受够了,我要做出改变,我要做出轻微的调整。我选择不再成为抉择的观众,而是变成一位积极的参与者。”

他说不做抉择的观众,也就是不任由自己胡乱选择了,而是积极的做出决定,积极的做出选择,做出轻微的调整。

我们看一下他是如何去做到的:

“在那一年,我不再臆想我会忽然开窍,能够进行专注超过5或10分钟的时间。

我假设自己做不到。所以如果我要实现我的愿望,在学业上有出色的表现,我一定要改变我的做法。所以我选择做出一个轻微的决定。

如果我需要完成一份作业,例如读上课本的五个章节,我不会把它想象成五个章节。甚至不会把它想象成一个章节。我会把这份作业分解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每个任务都只要求我专注5到10分钟,大概是3到4个段落。当我完成了那5到10分钟的任务之后,我会起身去打篮球、画画,或者玩几分钟电子游戏,然后我再会回来。

不一定会回到同样的作业,甚至是不同的科目。可是还是一样,只需专注5到10分钟的作业时间,从那时起,一直到我毕业为止,我都是全A的学生,每个学期我都会登上院长的嘉奖名单,校长的荣誉榜。我报读了世界顶尖的金融与经济研究生课程。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效果,然后我就毕业了。”

这就是他的学习经历。这个学习经历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不再臆想我会真正能够专注超过5到10分钟。因为他的专注力就这么长时间。我也很想专注,我做不到。如果我们一直在逼着这个孩子说你要专注更长的时间,现在十分钟了,我们就专注20分钟,是12分钟、15分钟、20分钟、30分钟。这样你一次专注的时间就更长了,他不这么做。

他说假设我有这个缺陷,我已经承认了,我只能够专注5到10分钟。

他做了一个微小的改进,就是他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就是一个轻微的改进:我不去跟自己的专注时间较劲,我只是用好这一段的时间就可以了。

所以把任务拆分成适应我的专注时长的这个大小,然后我就专注5到10分钟就变成了全A的学生。

“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想,这个方法对我确实有效。也就是说,把这些宏大的理念,这些复杂的想法、庞大的任务分解成更加细小、更加可控的任务。

与此同时,对流程做出轻微的调整,来增加你的成功几率。

我想把这个方法用在我的事业上,因为在学习上用的这么好。于是我也这么做了。起初我是瑞士信贷的奇异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员。后来我成为了美国银行货币期权交易的全球主管,美国国际集团全球新兴市场的战略主管。该方法还让我作为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经理,在12年内帮我达成了最顶尖级的投资回报。并且让我成了两个奖项对冲基金的创办人和首席信息官。”

他在事业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功。

看我们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同样的方法,同样的理念,用到事业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把这个方法写成了一本书,叫AlphaBrain。

他是搞投资的,中文叫《投资心智》,这本书主要是写decisionmaking,是关于决策理论应用,应用在投资管理的丰富经验,介绍了决策理论,如何做投资决策。

他做到什么程度呢?做到接手美国银行后12个月里,收入增加了70%。他只是做什么?把他们的操作方式做出了微小的调整。后来,他又在美国国际集团管理新兴市场的那一年,

从业务表现最差的部门变成了表现最好的部门。原因是他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做出了细微的调整。作为一名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的经理,在12年的职业生涯当中,平均年回报率20.3%。

然后他又去执掌一家正处在破产边缘的对冲基金。结果在接下来13个月里,管理的资产增加了12倍,从1亿美元增加到12.5亿美元。那怎么做的呢?这一切都是因为对决策过程进行了一些细微的调整。

他说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事情:我们无法控制结果,我们所能控制的就是在前进道路上做出的所有的微小的决定

“虽然我对结果很满意。但任何研究过决策制定的人都知道我刚刚列出的是结果,那是一个结果,我们无法控制结果。就是我想得的这个分数,我想考个名次,我想学习好,这是个结果,我们无法控制结果。我们所能控制的就是在前进道路上做出的所有的微小的决定。

为了提高实现我们想要的结果几率,我们必须做出理性的决定。大多数关于认知科学主题的书籍,都集中在展示我们的认知缺陷上。我不想贬低那个正确的价值,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如果不能克服它们,我们就无法优秀了。你只知道自己有什么毛病,那不行,我们怎么办?所有微小的决定影响着进一步的效果。”

他说:“到了年,我就开始思考,这个方法让我在学校表现很好,让我在事业上表现很好。我用这个方法在个人生活中会怎么样呢?我可不可以用这种方式在个人生活当中?有一天我步行去上班,那段时间我通勤的方式是步行从海德公园的一端到另一端,单程就花了我45分钟的时间。”

他每天步行,来回一个半小时。相当于一天一个半小时,一个星期七个半小时,一个月三十个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个小时,

他说:“基本上我都是在清醒中浪费这些时间。”

他步行的时候,每天来回一个半小时听音乐。天哪,一年个小时啊,那怎么办呢?

他又开始动脑筋了。他开始做出一个微小的调整。

“某一天回家时,我到了一家店,我购买了一个德语教程,有33张CD,我把这33张CD翻到了ipod里头。

这是第一个决定:我买了一个33张CD转入到ipod里。

第二个:把所有音乐下载,只留德语教程

因为我不是一个自律的人,所以我知道我过一段时间还会继续听音乐。所以我为了不受诱惑,把音乐都下载了,留给我的只有一个选择,在走路时只有一个选择,ipod里只有这个德语教程了,我只能听这个德语。

十个月后,我听完了所有99张CD的德语教程。为什么是99张?33张每张听了三遍。然后我到柏林去参加了一个为期十六天的德语强化教程,课程结束后,我邀请太太和孩子们到柏林来见我。我们到城区逛了逛,我用德语和当地人交谈,他们也用德语回应我。我的孩子们惊呆了,他们惊得连嘴巴都合不上了。”

这个相当于天搞定了一门语言,而且每天是用了一个半小时,在散步的时间就学会了。

他说:“我刚才做的一切没有一丁点儿了不起。我只是在我的日常作息中做了一个轻微的调整,进而在整个流程过程中做了细微的改进。”

日常这个行为调整什么?就是我就开始听德文的CD。这一个细微的改进是什么?就把那个音乐删掉。就这两个东西。

“在那个时刻,我想到应该不是那么容易,尤其对我这样的老人家来说,这么快就学会了一门语言。学语言应该是儿童容易学会的。我居然办到了,我靠的正是这种轻微的调整。

那么有没有其他我退休以后立下的,那有可能我现在就达成的宏伟目标,很多人说我退休以后要到哪里?我退休后要做什么?我退休以后要学古琴等等。

那有没有可能我现在就达成的目标呢?我对日常作息做出了轻微的调整的话,也许可以实现。

日常作息的轻微调整。于是我就开始行动了,我获得了赛车驾驶证,再进一步,我学会了驾驶直升机,学会了攀岩,跳伞,学会了花样飞行。这个飞机可以在空中滚翻,倒着飞,翻过来飞。

如果你像我那样,在年时,你可能和我有相同的目标,为什么呢?因为我刚从伦敦回来的时候大概身体超重了25磅,身材完全走样。

我想改变这一切,我可以用普通的方法,比如说去一间健身房,我不可能去。我去一个健身房,然后写张支票,买个健身卡,然后对天发誓,我不会再吃那些我喜欢吃的东西了、对我身体有害的东西了。

我很清楚要实现这个目标,普通的方法的可能性太低了,因为做不到,那怎么办呢?我决定成为一名主动的参与者,不是被动的不去吃这个,不去吃那个控制饮食,这个太麻烦了。

我对生活当中形成的各种习惯进行分析。”

这个跟福格行为模型基本差不多。

“如果我能对它们做出轻微调整,它们能够反过来变得有利于我吗?好吧,于是我就开始想。我有个习惯,七年来我每天都在路上花一个半小时走路,我对户外有强烈的热忱。”

前面说过了一个半小时走路让他学会了德语。

“那一年,我并没有立下减肥25磅的新年目标,而是立下了走完33个圣芭芭拉山区徒步路径的爬山目标。那一会儿,我还从来没有爬过山。makingarightdecision就是做出正确的决定。每个东西都是一个当下的微小的决定。

不过事实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