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观众观看“古琴之魅”艺术展。 记者刘可耕 摄
当天,“古琴之魅”艺术展暨“琴韵流芳”古琴雅集活动在位于福州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举办。
观众观看“古琴之魅”艺术展。 记者刘可耕摄
古琴是多项艺术的综合载体,涉及木材、髹饰、断纹、音质、品格、造型美学等方方面面,因其特有的音质和品格,体现了传统文化追求的清、微、淡、远的审美意境和艺术精神。古琴名曲《潇湘水云》、《广陵散》为世人所熟悉,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更被后人传为佳话。
此次活动由“古琴之魅”艺术展、“琴韵流芳”古琴雅集、《古琴音乐的文化审美与艺术表现》研讨讲座等组成,以史料图片展示、琴乐现场演奏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示闽派古琴的杰出代表在琴史、琴曲、琴论美学、演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福建三明古琴保护传承为重点,集中展示福建三明古琴艺术近年来在教学、演艺、斫琴、研究、传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琴箫合奏《良宵引》吸引观众。 记者刘可耕摄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吴维敏致辞称,闽派古琴从形制到曲目,从特殊的记谱方式到丰富的演奏技功,都体现出中国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它所形成的独特文化记忆,对中国文化史、艺术史乃至中国人的精神、气度、品格、行为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近年来,闽派古琴艺术积极融入,健康发展,势头很好,逐渐为大家所熟知。”
三明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纪任才表示,三明古琴艺术历史悠久,文字可考的古琴家有宋代朱熹、郑文宝和明代杨表正等人。
古琴独奏《流水》吸引观众。 记者刘可耕摄
年,三明市组建古琴传习所,并于年成立三明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通过几年努力,形成了三明古琴艺术传承集群,推进古琴艺术的教学、演艺、斫琴、研究、传播。古琴传习所创建以来,吸引多名文艺爱好者加入,策划举办了9场海峡两岸古琴音乐会和各级各类古琴公益演出多场次,为闽派古琴艺术的挖掘、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
一名女童在老师指导下,现场体验弹奏古琴。 记者刘可耕摄
中国古琴艺术历史悠久,有文字可考和形象可证的已有多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作为琴、棋、书、画之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