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古法斫琴匠人的坚守斫琴亦斫心中国新闻网

来源:古琴 时间:2024/12/10

张浩在进行选材。 武俊杰 摄

中新网太原5月15日电题:古法斫琴匠人的坚守:斫琴亦斫心

中新网记者胡健

在太原东山鳞次栉比的村落里,时常传出悠长的苍古琴音,它与连绵的山脉相得益彰。进入这间斫音琴社,整棵原木制成的茶台上,摆放着涂有生漆的橘皮茶杯,四处绿荫葱葱,兰花香扑鼻而来,给这间隐匿于东山之间的村落,平添了几分古朴气质。

斫琴师张浩一席匠人装束,手持锉刀工具潜心斫制古琴。他沿用的是唐代流传至今的古法,用他的话说,斫琴的过程,也是斫心。

张浩在教徒弟们斫琴。 武俊杰摄

古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爱不释手的乐器。年,古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就连制作古琴的技艺,也有专门的称呼——斫琴。

张浩与古琴的不解之缘还得从年说起。“那时候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看到陈雷激老师用太古遗音琴演奏的《广陵散》,感觉到特别震撼,才知道原来我们中国还有这样的乐器。”张浩说,自那以后,他便开始四处拜师学琴,同时也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声音。

张浩用鹿角霜和生漆混合成的材料进行古法斫琴。 武俊杰摄

琴界素有“善弹者善斫”之称,意为传统琴师在琴艺修养中斫琴是必修课程之一。张浩在学琴数载之后,又开始了漫长的斫琴之路。“我最早拜的是北京的苗元老师学习斫琴,那时经常北京太原两地跑,其间拜访了很多斫琴大师,学到了很多古琴的制作方法,那几年对我来说,受益颇深。”

张浩还记得人生中斫制的第一张古琴,是在年。这一张师旷式古琴足足做了三年之久,当弹奏第一根弦的时候,眼泪差点夺眶而出。“还是很激动,虽然音色跟理想的还有差别,但在经历过三年的煎熬和将近多道工序的制作之后,这样一把心血之作呈现在眼前,内心依旧无比激动。”张浩说。

所谓古法斫琴,是指沿用唐代斫琴方法纯手工制作的技艺,每张琴经过选料、制图、造型、槽腹、试音、合琴、靠木漆、裹夏布、打磨、刮灰、底漆、面漆、擦漆、推光、上弦等将近多道传统工序,历时两年多方能完成。而古法之精髓,在于其中与现代工业流程相悖的细微环节。

斫琴师张浩一席匠人装束,手持锉刀工具潜心斫制古琴。 武俊杰摄

“现代批量制琴中的合琴环节,使用的是普通化学胶水,两三个小时后便可进行下一道工序。而古法斫琴所用的合琴材料,是用原始的鹿角霜和野生生漆作为黏合材料,干燥时间就需要两三个月,鹿角霜天然的蜂窝结构也可以使古琴的音色更通透。”张浩介绍说,古法斫琴之所以耗时久,就是因为其过程的质朴与原始,以达到成琴后比较稳定不易开裂。

从上世纪的寥寥无几,到如今百万人学习古琴,作为古代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青睐的乐器。目前,张浩经常在太原的各个小学进行古琴义务教学,希望借此推广、传播古琴文化,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古琴,成为古琴的传承人。

年出生的武文奕是张浩的大徒弟,师承张浩学习斫琴已有一年多时间。武文奕认为,作为年轻一代更应该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只有这样才能让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华韵雅乐不被人遗忘,把老祖宗流传下的古老技艺发扬光大。

在张浩看来,古琴不单单是一件器物,更是一个伴侣。“我可能后半辈子都离不开它了。”(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