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8日下午,一场期待已久高雅的音乐文化讲座,在武汉商场党群文化活动中心共享空间,如期举办。现场,悠扬的琴声、热烈的掌声、爽朗的笑声,驱散了初冬的寒意。听众们的感受,正如今天的天气:阵阵暖流,伴随大美希声,流淌在心间、荡涤着心灵。
这一次音乐文化讲座的举办者是武汉一中校友读书会,讲座的主题是《古琴艺术与我们的简约生活》,主讲人是武汉一中校友,艺术史研究员陈明建先生。
陈明建先生,故乡武汉,在海南工作30年,为海南省文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成绩,是海南知名文化学者。曾任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研究室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期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及社会文化研究,曾主持文化部直属的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社会文化学》教材编写工作,曾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农村文化研究》课题工作。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古音乐的专题研究,在社会文化、文学创作、东西方音乐美术比较研究中,多有建树。在海口电视台主办的《海口大讲堂》栏目中,连续主讲《中国音乐史话》和《中国戏剧史》,《中国音乐史话》《中国知青》等专题讲演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热捧。
讲座开始,陈明建先生介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声音艺术,重点介绍了中国音乐的源头,,探寻远古时代的音乐艺术。
古琴,就是穿越三千多年悠长岁月,传承至今,依然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当代音乐舞台上的古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据《史记》记载,古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琴,是年在湖北枣阳郭家庙出土的周朝曾国春秋早期的琴,距今已有年左右。流传至今,依然存世的古琴曲,有多首。由此可见,古琴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四艺”,是文化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代表个人的文化素养。古琴,被列为四艺之首,足见其何等重要。古代名人,如孔子、司马相如、蔡文姬、诸葛亮、李白、杜甫、苏东坡等,都是抚琴高手。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俞伯牙、钟子期以古琴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妇孺皆知,传为美谈。从古琴艺术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质。中国文人所崇尚的意境美、神韵美、品格美在古琴艺术中都有表现。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弹奏古琴已经相当流行。古琴,最早见之于典籍的,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都反映了古琴和人民生活已经有了密切联系。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而且,是世界各国中唯一的一个以乐器入选遗产目录。年,古琴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目录。
退休之后,陈明建先生在海南开展了民族音乐,特别是中国古典音乐的挖掘、研究和推广工作。近年来,他回到了故乡武汉。他不忘初心,依然以传播、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音乐为己任,立志于将古琴的研究和教学,在武汉市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和创作推广事业,接受荆楚大地的文化滋养,并努力创作出新的音乐作品。他许下宏愿:一定不能让古琴音乐在知音的故乡凋零!
陈明建先生边讲课,边演奏。演奏了流传至今的古琴名曲《梅花三弄》、《流水》,《广陵散》等经典作品。现场还试奏了他自己创作的古琴新曲《天涯之问》系列组曲中的第一首《问天》,引起了听众们的热烈反响。
今天,陈明建先生携带着他所钟爱的古琴,回到故乡武汉,寻找新时代古琴的知音。他能够如愿以偿么?教授期待着!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