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广陵琴人刘扬的弦上人生剑胆琴心,笑傲

来源:古琴 时间:2022/12/18

深秋,扬州东关街。停车场上,收费大嫂听闻来找刘扬,立即说,“每天来找刘老师的人很多的”。循着琴声,踏进幽深的古巷,便来到了刘扬的“刘少椿琴馆”。室内七八张琴,是每日课徒所用。“喜欢的我都教。我带出来的学生很多很厉害。”作为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人、古琴艺术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温厚坦诚的刘扬说,有责任把广陵琴派发扬光大,“教学都是为了传承”。

面对面

广陵琴人刘扬的“弦上人生”:剑胆琴心,笑傲古琴江湖

一身剑胆

跟着外祖父练就“琴外之功”

外祖父“琴痴”刘少椿,绕不开的话题,刘扬“回忆很多,却也很朦胧”。刘扬生下来50天,父亲就去世了,外公外婆带着刘扬母子一起生活。年,外公从南京艺术学院教古琴退休回来,外婆交给他的任务就是:“你把刘扬带好,别的不用你管。”

外祖父刘少椿

刘扬记忆犹新的是,“对我现在的成就有很大帮助,就是起得早,天蒙蒙亮,外公就把我叫起来,去文工团、京剧团宿舍,看小孩练功”。耳濡目染之下,刘扬开始自己练:弯腰弯不起来,就扶着墙慢慢往下移,自己学弯腰、侧翻、劈腿、拉筋,每天都这样。到了下午或晚上,外公会带他到琴友家里,尤其雅集,都会带着他。刘扬就在院子里玩。玩累了就进去听一听,琴音让小刘扬很受感染。这就是刘扬的古琴启蒙。不过那时候,外公的心思显然都在古琴上。记得有一次琴友们彻夜雅集,第二天一早外公径直回家了,外婆问他“刘扬呢?”他才想起外孙,又跑回去领刘扬回家,而让刘扬感受颇深的,是外公他们研究古琴的演奏,觉得你这一句弹得不好,提意见的方式是“这样弹行不行?”现在刘扬总拿这句话教育旁人,“提意见方法很多,可以是善意的建议。”

虽然顶着“刘少椿外孙”的光环,不过刘扬坦率地表示:在外公手上并没有学成古琴,“那时候我的兴趣还在练武上,喜欢拿大顶、翻跟斗、弯腰。”后来到了初中,他又跟着哥哥练少林练太极,“古琴家会武术的,对古琴有更大的帮助,他会用气,力度能掌握得恰到好处。”外祖父其实武功就非常好,也正是在外祖父的熏陶下,刘扬练就了一身“琴外功夫”,“唱歌,大舞台都独唱过;跳交际舞,我的徒弟拿了江苏省全能冠军;现在写书法,我写独一无二的琴谱书法。”他向记者展示自己写的书法《龙翔操》,“广陵琴派很著名的琴曲《龙翔操》,表示龙在天空飞舞的情形。”这些“琴外功夫”,不但丰富了刘扬的古琴艺术,也给了他一身剑胆,让他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筚路蓝缕,勇于创新。

刘扬真正开始学古琴却是因为一场羞辱。高中毕业后,刘扬去母亲学校代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缺老师的我都干”。不上课的时候他就在家练琴。这个时候母亲就建议他跟着大姨妈去学古琴。没想到的是,大姨妈让他碰了一鼻子灰。“她不肯教我,说我不是那块料,好玩,屁孩子,凳子都坐不热弹什么琴。她不肯教,我当时很恨她。”母亲说那就我来教吧,先把基本功练练。基本功练了两年,每天晚上7点弹到早晨5点。如果不是大姨妈那句话,不会激发刘扬的倔强,“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成功跟大姨妈很有关系”。

一颗琴心

师从梅曰强多年终成大家

然后刘少椿的弟子梅曰强出现了,母亲恳请他收刘扬为徒。梅先生问会不会弹?母亲说会一点点基本功。刘扬弹了一段后,梅先生觉得基本功不错,“可以,跟我学。不管怎么说,还是家传。这也是我的分内之事。”他开始免费教刘扬学琴。

师父梅曰强

整整三年,在扬州钢铁厂上班的刘扬每星期下了夜班去南京。回想起来,有不少心酸的往事。先生不收费,每次去刘扬都不肯空着手去,但单位上三班,很辛苦,他上了车就不由自主地睡过去,等他醒来东西往往不见了,十次有四五次东西被拿跑。有一次,“很深刻很深刻地感受到饥寒交迫”。那年冬天特别冷,下大雪,他第一天去,上完课,第二天回家,第三天上早班,他一定得赶回来。早晨从南京出发,坐了11个半小时的汽车才赶到扬州,车上没有空调,又冷又饿,穿得不多的刘扬冻得直哆嗦,蜷成一团,“原来这就叫饥寒交迫”。

但也有很多令他感受到温暖的往事。“印象太深了,去南京学习的时候,每次去都跟老师抵足而眠,他都把师母赶到他儿子那儿。”

梅老师退休后不久,刘扬把他接到扬州,“先把我的学生全部交给老师,他光靠退休工资生活很艰苦。每做一张琴就交给他元,补贴老师。买的房子里面所有家用都是我们帮他贴补的。”虽然梅老师弟子很多,但他自豪地说“我是最好的”。这最好,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刘少椿这块牌子,别人可能觉得你好像沾了大光。弹好了你应该的,弹不好就是不肖之子。我跟儿子也这样说,刘樵,你弹不好就把祖上的名丢掉了,别人可以玩玩,我们不行,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教儿子刘樵斫琴

师父去世之后,他痛感“广陵琴派的担子,落在我的肩上了,必须要承担起来”。很快,他就以“心到手到,气到韵到”的演奏,笑傲古琴江湖。难能可贵的是,在继承广陵琴派的同时,刘扬并不拘泥于传统,而是根据琴曲的变化,进行创新。广陵琴派素有“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相济、音韵并存”的特点,到了刘扬这里,他又加入了“厚重沉雄,豪放劲健”。听他的琴,那琴声起处,有着拔人心魄的力道,“手腕发力,指随腕走,音色重而不破、柔而不媚,宛如太极,圆润轻和”。

广陵派传承示意图

六百弟子

“只要喜欢古琴的我都教”

有意思的是,刘扬的夫人名叫朱崇琴,“崇拜的崇,古琴的琴,我就说天仙配,天定的一对。”现在夫人的琴弹得也不错,“儿子的琴是我教的,弹得不错,他更细腻一点,但需要更多历练。能把祖上的衣钵传承下去,对我们而言是一种信念、一种责任。”对他而言,古琴是国学,亦是家学。外祖父弹琴、母亲弹琴、哥哥姐姐弹琴,现在夫人孩子都弹琴,全身心浸染在古琴里的刘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广陵琴派发扬光大。每个周六周日,学生都在他家里聚会,“一玩一天,饭菜都是我夫人做”。现在,他在海内外弟子有多人,“都是一对一教的,从不上大课,教学是为了传承。我虽然不富裕,但也不穷。”

问他:收徒弟有标准吗?答:“喜欢的我都教。出成绩的都是悟性好、又肯吃苦的,我带出来的学生很多很厉害。”言语中透出骄傲。

各地授徒传艺

刘扬说,古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古琴的声音非常独特,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古琴最早是用来祭天的,与天对话的,哪一种乐器能通天又接地?天有五行地有五音人有五脏,金木水火土,对应宫商角徵羽,对应心肝脾肺肾,通天接地,有哪一种乐器能做到?只有古琴。”

刘扬对于古琴的热爱深入肺腑。他曾经跟欧洲一位钢琴家论辩古琴和钢琴到底哪个强?欧洲人说钢琴是王。钢琴有九组音区,而古琴看上去只有七弦而已。刘扬说,虽然只有七弦,可是每一弦都有几组音。更何况,古琴上还有十三徽,每一徽都有丰富的音位,每一根弦,每一个徽之间,更是有着千百种变化……说得对方心服口服,“最后他承认了还是中国的音乐丰富”。

快问快答

F=冯秋红L=刘扬

F:听说您琢磨琴的构造把古琴拆了好几张?同时在制琴上有很多创新?

L:是拆了不少唐琴宋琴,只有看古人怎么做才能了解内部结构。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就开始斫琴了。古人说实木不能做琴。我不但做出来而且音色非常美。什么材料都能做出来。(演示给记者看)黄柏木的,只有两三斤重,是中国最轻的琴,我能把它做得不空,很通透;大红酸枝的琴,声音很厚重;绿檀的琴,闻一闻很香很香,全国都没有的;紫光檀的,声音特别好,通透,我敢说它超过唐琴;小叶紫檀的,声音虽然小一点,但很纯;小叶紫檀拼配的百衲琴,声音也很通透。

F:现在古琴很热,如何辨别古琴优劣?有什么需要提醒古琴爱好者吗?

L:曾经有个小伙子拿了一张琴来找我,我一看,连油漆都没做好,一问,花了万。很多人不懂挑琴,最好找自己的老师,找一些专家帮自己挑琴。古琴无定价,一张琴一个价,特别难说。必须找专业的指导。现在有的商人用化学漆做琴,很可怕,对人身体不好。有的甚至材料都不是木料。太便宜的不能买。

F:说到广陵琴派,大家不免联想到《广陵散》,这曲子弹奏得多吗?

L:很少弹,这是古琴曲中唯一有杀伐之气的,很多场合不适合弹。而且广陵琴派有规矩,曲子不完整不弹。广陵散一共45段,要弹30多分钟。很少有人弹完整版的,基本弹6段。这样不可能把意境完整表达出来。每个曲子,都要把意境交代清楚。只按曲拍来,就没有主题思想,等于没有灵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冯秋红

视频剪辑

戴哲涵

面对面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校对盛媛媛

编辑:王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