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医圣张仲景与古琴的故事

来源:古琴 时间:2025/6/26
北京中科白癜风真棒 http://www.yunweituan.com/m/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是和华佗是同时代的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编写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奇怪的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居然没有在《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里面留下传记,但是在民间,以及其他医学等方面的古籍里面留下不少传奇故事。

比如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话说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但他毕竟是有公务在身,于是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就在朝堂上给老百姓看病,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一些药店取名也多带“堂”字,比如“××堂药店”,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

本人通过搜集资料,这里也讲述一则医圣张仲景与古琴的传奇故事,以飨读者。

有一次,张仲景在河南桐柏山采草药,被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拦住了去路,老人恳求道:“张神仙,请您救救我,我感觉自己浑身不舒服,但又说不出哪里有病。”张仲景因为在长期在民间行走,对这种事情也见怪不怪。既然遇到了,也就顺便看看。

于是就让老人把手伸出来把脉,这一把脉不要紧,着实让张仲景心里吃了一惊,再看老人神色,似乎有躲闪的意思。张仲景淡定说:“老人家,您的手腕有兽脉,莫非您是这山里盘居的妖怪?”张仲景也够大胆的,直接就把老人的底细给揭了。

老人看到张仲景看穿了底细,在惊讶之余,只能如实回答,长揖道:“不瞒张神仙,我本是峄山山洞里的老猴子,这些日子身体实在不舒服,听闻您来山里采药,于是就请您给我看看,日后定有回报。”

张仲景说道:“你我既然相遇,也是缘分,举手之劳,不求回报。”于是再把脉,看舌相,伸手去药包里面取了一颗药丸给了老家人,并交代他和着露水吃下。老猴子回去之后,按照要求吃了药丸,居然浑身舒畅了,行动也自如了。

第二天,这个山中的老猴子扛了一截大木头来见张仲景,说道:“张神仙,非常感谢您治好了我的病,我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回报,这块木头是生长了一万多年的桐木,还请收下。”张仲景盛意难却,最终收下了。

张仲景寻思道:这么珍贵的桐木能做什么呢?或许可以做乐器。于是张仲景就请匠人制作了两把古琴,一把叫古猿,一把叫万年。在中国音乐史上,这两把古琴的名字就记载在一个叫虞汝明的人所写的《古琴疏》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