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施沛霖马思泳实习生麦家慧图/受访者提供(署名除外)
旷远沉和、延绵悠长的琴声随着琴人的指尖轻拨,在古琴弦间奏响,琴声袅袅,琴韵悠悠。在传统琴人眼里,琴学不仅是一门技艺,更能达到心平德和、修身养性之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一首《竹里馆》,写尽了古时文人雅士在琴弦间觅得的宁静心境、逍遥物外之趣,引起了许多现代人的共鸣。
近年来,随着国学的复兴,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古琴也备受推崇,听古琴、习古琴成为人们寻找闲适生活的方式。在众多的古琴派别中,岭南派古琴独树一帜,以“古逸正稚,刚健爽朗”的演奏风格闻名于世。随着近年不少古琴学社在广州纷纷出现,踏入琴社学习的学员不分年龄和职业,在古琴研习中放缓生活脚步,在静美的琴声中提高审美情操。传承与研习岭南派古琴,让更多人读懂古琴之美,也成为城中一群琴人坚守多年的信念。
古琴研习,由小众艺术渐为大众所识
一方桐木,七根丝弦,自有一番天地。在广州岭南天虹琴馆,年过七旬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岭南派)代表性传承人区君虹以一曲清雅高古《玉树临风》,讲述自己对岭南派古琴的独特理解。集古琴操缦、修复、斫制技艺于一身的区君虹,曾总结其近半个世纪对古琴研究与实践的心得成果,撰写了《岭南琴韵——区君虹古琴艺术》一书并于今年七月正式出版,令岭南派古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更加“有序、有据、有理”。而多年来他更培养弟子及再传弟子、学员过千人,令古琴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区君虹致力于岭南派古琴的传承与发展唐伟锋/摄
“希望通过教学、著书等手段,令岭南古琴艺术为更多人所识,生生不息,创新发展。”谈到岭南派古琴传承,区君虹深有感触。“历来文人雅士是古琴研习传承的主体,爱好古琴的群体过去以男性为主,他们弹琴论道,雅集结社,面对面的传习必不可少。但时至今日,参与古琴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多,年龄跨越多个层次,如今在岭南天虹琴馆学琴的学员以知识女性居多,学习的方式也更多种多样。”
他认为,男性和女性在演奏古琴时,给人的感觉,会有阳刚和阴柔微妙的风格差別,男性的演奏风格多了点雄强,女性的演奏风格柔情似水,风格虽有微妙的差异,但两者对琴曲的含义,同样表达无误。而当代学习古琴以女性居多,女性群体成为学习古琴的中坚力量,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区君虹(中)向弟子们传授古琴弹奏技巧
近年,随着“古琴热”的风潮兴起,越来越多都市人习琴、听琴。在区君虹看来,要通晓岭南古琴各方面的知识,需要研习者保持长年累月的坚持与热爱,同时对其它中国传统艺术能触类旁通,才能走到古琴修习的金字塔顶端。“但对于普通学琴者而言,只要能领略到古琴学习的乐趣,提高欣赏水平、达到修心养性的效果便已足够。从普及岭南古琴非遗文化的层面而言,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区君虹说。
古雅琴音中,与心灵平静对话
古筝响亮明快,二胡如泣如诉,琵琶锋芒毕露……同为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乐声却大有不同,吟、猱、绰、注的指法不动声色地控制琴弦,弹奏出含蓄清远的琴声,象征翩翩君子的礼雅之风,这也决定了古琴不适合与其他乐器合奏,而适合在琴声中来一段与自我心灵的对话。
区君虹(右)、区宏山(左)父子切磋琴艺与剑术唐伟峰/摄
从小跟随父亲区君虹研习古琴的区宏山认为,古琴被称为“中国人的心灵音乐”,它融合了儒释道文化“中和”“清远”“觉照”的人文底蕴,抚者平心而静气,听者宁静而致远,是一种优雅静心的艺术形式。“古琴弹奏需要平和的心境,以充满意境的曲乐调和身心状态,将专注力集中于指尖,将所有思绪凝聚在琴曲中,让身心处于放松、自由的状态。”这种源自内心的平和宁静的精神状态,正是不少都市人爱上古琴的原因。
多年前,一曲《凤求凰》勾起了黄淑仪对古琴的兴趣。“可能有些人第一次听到古琴琴声,会觉得乐声低沉,节奏缓慢,与现代乐曲风格相差甚远,但如果你能沉下心来欣赏,会发现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原本从事会计财务工作的黄淑仪在慢慢接触古琴后,被宁静、古谧的琴声打动,认为抚上一琴,可使人入静,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琴曲的意境。她说:“多年的研习让我对传统乐器的认知和欣赏水平也得到提高。”经历了手指磨到出血的学琴历程,如今她已成为了岭南天虹琴馆的资深古琴教师。
沐浴、更衣、盥手、焚香……弹奏古琴自有一套“仪式”。区宏山说:“古人在演奏时会完成这一系列仪式,相当于将自我与外界的烦扰隔绝,让身心完全投入至古琴演奏中。”如今,研习古琴者在演奏前仍常盥手、焚香等,这也是洗涤心灵的小小仪式。
黄淑仪被琴声打动,与古琴结缘
古琴心法,于无声处感悟人生
古琴演奏讲究技法和心法,技法是指弹古琴时,左右手娴熟的配合运用,而心法是指弹琴者把自身的学养通过技法来表达琴曲的意境,所以心法是灵魂。如果说演奏古琴的乐声是有声艺术,那么从琴声感悟人生,则是古琴带来的无声艺术。“演奏时倾注个人感情、表达自我感悟,则每一段琴声都是独一无二的。”古琴爱好者梁虹说。
从小在广西深山长大的梁虹在广州读书、工作,在她接触古琴之前,只是在书本中对古琴有初步的认知。一个偶然的机会,梁虹开始跟随区君虹学习古琴,多年后实现了古琴研习从书本到实践的过程。在梁虹看来,古琴入门并不难,但功夫在琴外,在琴声中表达人文思想、美学思想,甚至是弹琴者精神层面的体悟,却极为不易。
梁虹记得:“试过连续四次弹奏同一首曲,仅在最后一次弹奏的瞬间顿悟了,真正领略到琴曲蕴含的意境。可见对古琴的理解,与弹奏者的生活阅历息息相关。”
岭南派古琴,以“剑胆琴心”为琴脉主张。这是因为岭南琴派一代宗师杨新伦自幼习武,既是著名的古琴艺术家也是武术家,“琴是内敛的,而剑是外露的,一阴一阳的结合,令杨老师开创了刚柔相济、剑胆琴心的当代岭南琴派风格。”区君虹说,他在授徒教学里,强调演奏需融入自我理解、个人风格,而非追求与老师同样的表达。作为岭南派第八代传承弟子,他始终坚持的是,“要延续岭南派古琴整体一贯的风格,但每一代琴人亦有不同的表达、个人的风格,让古琴艺术的发展更具多样性。”
《羊城晚报》年9月8日A15版报道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王敏
校对
李红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