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早期的奥伽农到中国民间的多声部合唱,多声部一直是音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古琴的形制和构造,也可以使多音同时鸣响。从现今传承的琴谱来看,普遍存在着多声现象。但是古琴的多声部和西方音乐和中国民间多声部合唱都有不同,有着强烈的特质。本期「艺术审美」栏目便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古琴曲的多声部。
与欧洲音乐的多声部不同,古琴音乐的多声不是持续的。相反,它的出现往往是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的。对于古琴来说,多声是以「点描」的手法来呈现的,它起着加厚旋律的作用,使旋律的某一点、某句或某段获得音响的宽度感。
由于多声的出现,使之与单旋律之间产生了音响上的差异,那些未被点描的旋律便自然留下了「空白」。这样,在古琴曲的分布关系上,点描和留白同时形成,并构成对应和反比的关系。正是有了点描与留白,才使古琴音乐比其他音乐更具贯通气韵的内力,也使其音响流程具有张力感。
但是,为什么古琴音乐的多声是断续,存在留白的,而不是和欧洲音乐一样,形成连续具有强烈冲击力的音乐形式呢?这主要和中国文化独特的音乐思维和审美思维有关。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旋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旋律是音乐的主体甚至全部。它不受制于和声、曲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而中国音乐的思维是线性化的,具有自由伸展、灵活多变的特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声部只是旋律的附属,起作用是赋予旋律以更丰富的形式,使抑扬顿挫、刚柔清浊更加细微,也使音乐表情更加生动和鲜明。所以,古琴音乐多声部以点描的面貌的出现,变更合乎情理,因为只有这样,多声部才不喧宾夺主。
与点描相伴的留白,更多地表现出「韵」的含义。从客观上看,点描能够产生音响的重力感,而留白则是这一重力感的延续,它显得婉转、清虚,与点描天成一体。言下之意,因为多声部断续而造成的无声的留白,也是古琴音乐的一部分,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切的意境都在这有无之间体现出来。
这一点也正贴合中国人的审美思维。「大音希声」是老子提出的音乐美学观,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完美的音乐是「无」声的,是能用心灵领会的音乐。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好的音乐不可太满,不可堆积得过于厚密,应给予人们以领会音乐的空间。因此,古琴音乐多声部所呈现的断续零星的形态所留有的大量空白,正是点到为止,让人们有时间去领略弦外之音的美妙。
由于上述传统美学观的影响,中国人的音乐思维就必然在其指导下形成了特有的音乐形式。在高扬旋律的同时,也摒弃有碍表现旋律的其他因素,这都是让人们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本质:穿模弦外之音,感悟诗外之诗,领会声外之乐。
图片:清·佚名.《靖海全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