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长安三万里的传统服饰设计梦回独属于

来源:古琴 时间:2023/9/8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图源:电影《长安三万里》官方微博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带观众穿越千年感受锦绣盛唐,从服饰到建筑,从人文礼仪到自然景观,一针一线、一街一巷,带我们身临其境领略东方美学的魅力。

电影中的盛唐美景如诗如画,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一众诗坛“顶流”陆续登场,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如同梦回“大唐群星闪耀时”。

与恢弘史诗长歌相匹配的精湛美术设计,让我们沉浸感受大唐的盛世风采,也唤起中国人刻在血脉中的极致浪漫!

“诗在,长安就在”

古诗中的极致浪漫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李白、高适、杜甫……一个个“老朋友”领着我们穿越千年,回到了充满浪漫锦绣的盛世大唐;影片中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唐诗,也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诗词热情。

传承数千年的服饰设计

电影《长安三万里》除诗词中溢出的唐风唐韵外,电影中人物服饰的纹样考究,更展现了中华历史长河里的线条之美。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生动,服饰设计也参考大量古籍及人物特点,服饰和器具上的细节,完美还原了传统纹样,展现了纹样在我们璀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李白造型设计

高适造型设计

作为叙事主角的高适,则有22个版本的形象设计。

从8岁到60岁,衣服、胡子、皮肤纹理都有变化。

“他经历了不同的时期……连他的马匹都有很多种,不同时期骑的马匹都不一样。”

很多人都曾有过疑惑,为什么电影里的人物看起来都是“五短身材”?

《长安三万里》的人物设计,其实是参考了唐俑的特点。

比如说玉真公主的人设,就是一个典型。

教科书上,博物馆里,你看到的唐俑通常都是上身较壮实且更长,以腰为界限,下肢较短。

这样看起来会更加强壮,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唐风审美。

唐代男子服饰

图源:网络

在电影中,李白、高适、杜甫、王维等男子皆穿着圆领袍衫、头戴幞头,这是唐代男子最普遍的服饰造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安三万里》李白造型

《长安三万里》高适造型

圆领袍衫,又称团领袍衫,属上衣下裳连属的深衣制,一般为圆领、右衽,领、袖及衣襟处有缘边,前后衣襟下缘各接横裥,以示下裳之意。

文官衣略长而至足踝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袖有宽窄之分,多随时尚而变异,有单、夹之别。

唐太宗李世民着圆领袍衫与幞头

穿圆领袍衫时,头戴幞头,足蹬长靿皂革靴,腰束革带,这套服式一直延至宋明。

圆领袍衫与幞头示意图

幞头,又名软裹,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制成的软胎帽。相传始于北齐,始名帕头,至唐始称幞头。

唐代幞头的演变

幞头由一块民间的包头布演变成衬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展角造型完美的乌纱帽,前后经历了上千年,直到明末清初才被满式冠帽所取代。

唐代女子服饰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加之域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代妇女所受束缚较少。

在这独有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下,唐代女子服饰以其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调,创新的装饰手法,典雅华美的风格,成为唐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图源:电影《长安三万里》官方微博

《长安三万里》中,女子的服饰造型可谓是“多巴胺穿搭”的典范。

图源:电影《长安三万里》官方微博

以玉真公主的服饰为例,她身着轻薄的对襟服装,胸部有少量露出。橙红色上衣搭配宝相纹样粉绿色襦裙,展现唐代女子服饰搭配的大胆用色,彰显雍容华丽之美。

图源:电影《长安三万里》官方微博

在唐代多年的历史中,最流行的女装有“襦裙服”“女着男装”“女着胡服”三种风格的服装。

初唐壁画人物(穿窄袖衫、半臂、高腰长裙,披帔帛)

初唐的女子服装,大多是上穿窄袖衫或襦下着长裙,腰系长带,肩披帔帛,足着高头鞋,这是该时期女子服装主要的时尚样式。

襦裙服示意图

半臂与帔帛是襦裙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半臂,又称“半袖”,是一种从短襦脱胎出来的服式,因其袖长介于长袖与柄裆之间,故名半臂。一般为对襟,衣长与腰齐,并在胸前结带。

唐三彩俑(穿半臂、窄袖襦,配高腰长裙)

唐代的袒胸大袖衫,又称“明衣”,因其薄而透明,故得名。唐代女子的裙装,腰高至胸部,袒露胸背,裙长曳地,造型瘦俏,可以充分展现女子的形体美。

唐《簪花仕女图》(坦胸裙衫与帔帛)

女着男装,即女子全身仿效男子装束,这是唐代女子服饰的一大特点。《长安三万里》中,李白身边的女子裴十二就是以男装造型出场。

图源:搜狐网

女着男装在中国封建社会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礼记·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服。”女子穿男装,被认为是不守妇道。但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蔚然成风。

唐代画家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女着男装形象

女着胡服也是唐代妇女的流行时尚。胡服的特征是翻领、窄袖、对襟,在衣服的领、袖、襟、缘等部位,一般多缀有一道宽阔的锦边。唐代妇女所着的胡服,包括西域胡人装束及中亚、南亚异国服饰,这与当时胡舞、胡乐、胡戏(杂技)、胡服的传入有关。

女着胡服形象

唐代还流行一种叫作回鹘装的胡服。在甘肃安西榆林窟壁画上,可以看到贵族妇女穿着回鹘衣装的形象。

女着回鹘装形象

纹样是我们灿烂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发展数千年的代表之一。从最早的石器时代岩崖画上的太阳纹,到商周时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再到繁盛的唐宋时的八吉祥纹,纹样一直伴随中国文化一同蓬勃发展。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服饰和器具上的细节,完美还原了传统纹样,展现了纹样在我们璀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我们看李白服饰上的纹样,这件衣服主要有两种,护腕上有一种。

宝相花纹,又称宝仙花、宝莲花,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也是佛教常用的一种纹饰。宝相是指佛的庄严形象,宝相花是一种完美圣洁的花。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植物花卉题材的纹样越来越多。宝相花纹进入了陶瓷艺术、建筑装饰和器皿装饰等许多艺术领域。到了隋唐时期,宝相花纹造型更加饱满,以不同的自然花卉为基础,花瓣多层,具有雍容华贵的美感。隋唐之后,宝相花纹流行于织锦、铜镜和瓷器上,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纹样。

葡萄纹描绘的是硕果累累的葡萄和缠绕蔓延的葡萄藤形象,被人们赋予了多子多福、富贵长寿的寓意。

汉代开始出现葡萄纹,并将其用于壁画和织物上。时至唐代,葡萄纹真正开始流行,与宝相花纹、团窠纹、缠枝纹等纹样一起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铜镜、壁画、服饰等领域大量出现。到了宋代,文人崇尚淡雅。受此影响,葡萄纹日渐消退。元、明、清三代,葡萄纹在青花瓷器上又逐渐流行起来。

狩猎纹的形式多样,有的是直接描绘狩猎场景,有的是通过一些象征性的符号来表达狩猎的意义,如弓箭、动物、猎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李白拥有一定的“武力值”。

其通过描绘狩猎场景、狩猎活动、狩猎工具等内容,展示了古人狩猎活动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各元文化的包容。

很多动物在传统文化中都有祥瑞之意,李白衣服上的鹿纹自唐代起,象征爵禄常在。

鹿纹无论以抽象还是写实的手法进行表现,皆会突出描绘鹿的特征,如鹿角、身形。鹿纹中的鹿呈卧、立、奔跑三种姿态,鹿纹常作为主体纹样出现。例如,在织锦上将鹿纹填充在骨架构图中,有序排列;在瓷器和玉器纹样中,鹿纹常居于视觉中心,周围以花草纹样作陪衬。

从服饰以及上面的纹样不难看出,李白的家资还是很丰厚的。

其他角色服饰上纹样不一,同样精彩。

联珠纹由珠联成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的圈带,常作为边饰。联珠纹内一般会填充含义丰富、造型优美的主题纹样。

裴十二衣服上的联珠纹也叫团窠纹,具体名为团窠联珠对狮纹。团窠纹特点就是整体是圆形、外围有连珠、中间有瑞兽或花草,寓意圆满美好、祥瑞平安。

球路纹又称毯路纹,是一种结构纹样。球路纹的单位纹样呈现为中心一个大圆,上下左右的四个小圆与大圆相交或相切,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四个小圆与大圆相离。球路纹是由唐联珠纹、团窠纹发展演变而来的。

球路纹以四方连续展开循环模式,形成圆圆相连、相交的形态。球路纹通常以骨架形式出现,其中可填充花卉纹、鸟兽纹和几何纹样,层次丰富,画面饱满。

花叶纹可简单可复杂,也可以组成团窠纹。

幼时杜甫衣服上的花叶纹则让人物更显活泼可爱,变得有趣。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上

就出现了联珠纹

到了隋唐

联珠纹已是一个代表性纹路

成为了各种器物上的主题纹样

团窠纹在唐代织物中初现

是一种丝织新产品的纹样

团窠纹不仅整体效果鲜明

局部细节也很丰富

极具美感

宝相花纹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

被人们赋予了吉祥、美满的寓意

不同时期的宝相花纹不尽相同

隋唐时期的宝相花纹造型更加饱满

以不同自然花卉为基础

多层花瓣

具有雍容华贵的美感

球路纹通常以骨架形式出现

其内可填充花卉纹、鸟兽纹和几何纹样

层次丰富画面饱满

葡萄纹既能作为主纹进行装饰

也可作为辅助纹样与作为主体的鸟兽纹组合出现

自汉代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深受人们喜爱

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

盛唐时狩猎纹非常繁复

不仅是反映当时社会活动与审美趣味的纹样

更是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产物

早期的联珠团窠中只有一个动物

体型大且雄健威猛

此后更多的是成双成对出现

造型上也更加生动可爱

《长安三万里》

“妆容篇”

在唐朝时期,女子妆容丰富多彩,精致而不刻意,贵气而不浮华,自信而不妖艳,极具个性的华丽妆容,《长安三万里》中也带我们领略了引领千年的"盛唐彩妆"时尚。

梳妆时,在女子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形。

一只振翅的蝴蝶,描绘一个时代的浪漫~

世人常以花喻人,唐代女子脸上点点花靥总能给人四月天的明媚~

唐女点上妆靥,一瞥一笑动人心魄。

“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娇俏的桃花妆使唐代女子的笑容更加动人~

唐代女子眉形丰富多样,柳叶眉、桂叶眉、蛾翅眉等。

长安三万里》居然有这么多细节!其中的一些文物极其精致考究。

李白诵将进酒端的碗是大唐文物同款,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鸳鸯莲瓣纹金碗,几乎一模一样;玉真公主戴的项链,取自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嵌珍珠宝石金项链;公主与岐王身后的屏风上,画着曲江池游人如织的繁华景象,出自李昭道的《曲江图》。

中国文人墨客怎离得开乐器,会作诗,会古琴,会琵琶,会手鼓......《长安三万里》中也展现出传统国乐。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这样一句话: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长安又何止是一座城市,一段历史,还有我们一直传承至今的,闪闪发光的中华文化与独属于国人的极致浪漫!

#长安三万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