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鑫缦古琴告诉你,琴的起源与历史

来源:古琴 时间:2025/7/28
刘云涛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7/5466827.html

鑫缦古琴魏老师经常说到,忍得,舍得。忍就是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斫琴的多道工序,每一道都走了不少弯路,不断总结优化升级,才能斫出比较满意的琴。斫制古琴也是精选最好的材料,所以在品质高要求,高标准,才能出好音色!

从整个人类乐器历史的发展来看,最早出现的乐器为发出不是和谐音响的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而在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作为音乐的乐字写为「乐」,是以丝弦张附在木器上象形。可以猜测当时不以磬或埙之类的最早出现的击、吹器物来代表「乐」,而是以弦乐器来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弦乐器表现出来的特点比较符合当时「乐」的性能。由此可知琴瑟之类的弦乐器在中国出现时代之早。远古时代先民以弓箭射猎生活,弓箭的弹射发出悦耳之声,乃有由生活之器物──弓箭,逐渐转化为乐器──琴瑟之趋势。

关于古琴的起源众口不一。随着万物有灵观念之产生,各种图腾逐渐被神化而演化为部落民族的保护神,而在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们既崇拜又害怕于影响社会生产的自然力或自然现象,因而它们被神化和人格化,被赋予神性与神职,并渐形成了祭祀自然神之仪式,乃有自然崇拜文化之产生,于是三皇五帝以及诸神都是创造乐器或发明乐律的音乐家。

关于琴的起源或创造者的传说就有以下几种:

1、伏羲造琴:

「伏羲作瑟,伏羲作琴」(《世本.作篇》)伏羲是太阳神,传说伏羲创造了瑟,瑟之五十弦裂为二十五弦,「裂一为二」蕴含生殖之意。

2、《吕氏春秋.古乐篇》:

「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在这段记载中,我们看到了五弦的琴(瑟)之功能是驱阳气而来阴气,使万物可以生长。

3、神农作琴:

神农是南方之神,南方在夏天,蚕长而吐丝可制成弦,故南方与丝类乐器相配应。大琴叫离,南方正对应离卦,故南方──神农──琴瑟乃相对应。因此史籍记载神农作琴的例子非常的多,例如《世本?作篇》:神农作琴。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絃,曰:宫、商、角、徵、羽。文武增二絃,曰:少宫、少商。《桓谭新论》:「神农氏继而王天下,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絃,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知。」

4、黄帝改琴:

在《史记》中「太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絃。」这种说法与伏羲的将五十絃瑟裂为二之说相同,黄帝居于四方之神之中心,在自然文化崇拜下,当也有如此说法。而其他的尧、舜当然也是琴瑟之创造者。

这些不同的说法,其真实性并不重要,然而却强调出这乐器所蕴涵的自然文化图腾崇拜之意义与功能。

那么古琴究竟有多久的历史呢?人们推测古琴的历史,有年之久。著名学者罗振玉认为,商代的甲骨文中“樂”字是“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可为商代已有琴之一说。根据目前已有出土的古琴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古琴大致的历史。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的十弦古琴和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七弦古琴,前者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而后者距今则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古琴是扬州的城市文化名片之一。扬州自古就有制琴传统,37岁的魏威老师制作出来的古琴形神兼具,音质古朴,音色清纯。制琴之余,魏老师致力于古琴艺术的更多科普,他希望用这一份坚守,让更多的人认识古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并将这种技艺传承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