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来和古琴谈场恋爱豫见七夕国风最

来源:古琴 时间:2025/5/16
李从悠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20.html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赵同增

换上衣袂飘飘的汉服,坐于飞檐吊角的廊下,轻抚造型优美的古琴,一曲《凤求凰》从指间悠悠淌出……8月4日上午,在位于新乡县七里营镇八柳树村的熙华苑,新乡古琴师沈丽正领着几名学员举办古琴雅集,给前来游玩的群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一曲终了,熙华苑主人、斫琴师杜安伟热情鼓掌,给琴师的精彩演奏,也是给乐器本身的表现力加油叫好。“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人之琴’,在表达爱情方面比起其他乐器毫不逊色,并且还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说,传说司马相如就是靠一首《凤求凰》倾诉爱意,成功打动卓文君,留下一段流传多年的佳话。

46岁的杜安伟,从中学时期开始学习制作乐器。10多年前,他对古琴“一见倾心”,多方寻师访友学习提升古琴制作技艺,还得到过斫琴大家马维衡的亲自指点。

斫好一架古琴,有琴胚加工、挖槽腹、刮灰胎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都非常重要,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想让斫出的琴音色均匀、每个音符达到最佳状态,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像谈恋爱一样,学会倾听、感受琴的‘心声’。”杜安伟说。

年,杜安伟多方筹资,建成了占地平方米的熙华苑,内设河南斫琴人实训基地,既可向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传授古琴弹奏及制作工艺,还能组织传统乐器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如今的熙华苑,已成为新乡周边古琴爱好者的“集散地”,三五天一个小雅集,一个月一个大雅集,形成了独特的古风,每年吸引10余万游客。

20年前,我省斫琴师仅有三五人,如今已有几十人,古琴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到处都能听到幽幽琴声……这些变化,让杜安伟感到非常高兴,也毫不“吃醋”,唯愿有更多人像他一样来和古琴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一起为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增砖添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