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古人的雅趣之一抚琴

来源:古琴 时间:2025/3/28

在没有高科技产品的古代,古人都有哪些打发时间的乐趣呢?其中之一便是抚琴。

古人对音乐的痴迷体现在方方面面。从底层劳动者到圣人、君子,甚至是高层统治者,对音乐都有无法抵挡的热爱。在农田里劳作的农夫,放牧的儿童,无不嘴里哼着歌曲;就连孔子也几乎天天曲不离口;当初齐湣王为了听竽,曾召集几百名乐师为他吹竽……音乐成了古代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古代乐器也有很多,按照“八音”分为琵琶、二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和鼓等不同的种类。其中古琴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足见古人对琴的喜爱,所以在古人看来抚琴是一种享受,一种雅趣。

关于抚琴的有趣故事也有很多,像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公明仪曾经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可惜牛只知道低头吃草,根本听不懂,这就是成语“对牛弹琴”的由来。当然关于抚琴,我们最熟悉的当属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了。俞伯牙精通音律,擅长弹琴,他所弹奏的曲意总能被钟子期所识,于是二人成为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在他坟前摔琴祭拜,从此不再抚琴。这是一个有些伤感的知音故事,类似的还有魏晋时期王子敬与王子猷的故事。王子敬平素喜欢弹琴,他死后,子猷去祭拜,坐在子敬的灵床上弹琴,但琴弦怎么也调不好,于是子猷把琴摔在地上,悲痛欲绝。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古人的重情重义。反观当今社会,会抚琴的有几人?能识琴音的又有几人呢?

除了知音的故事,和琴有关的爱情故事也有很多,其中脍炙人口的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之间的爱情故事了。司马相如好读书,善弹琴,文章写得很精彩,风流潇洒。而临邛首富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聪明无比,美貌无双。在卓王孙宴请司马相如的时候,司马相如用那把著名的“绿绮琴”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向卓文君表达自己的爱意,而卓文君也深谙琴理,听出了琴中之意,从此芳心暗许,最终和司马相如私奔,奔向自己的爱情之路。虽然二人的结局并不美好,但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却流传至今。

关于琴的故事还有很多,“伏羲造琴”、“琴高救友”、蔡邕焦尾琴的故事等等。在古人看来,琴的质地必须要高,抚琴的环境也必须要幽静,甚至抚琴之前要焚香,在烟雾缭绕中,抚琴低吟,仿似人间仙境。

抚琴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创作的灵感。魏晋大琴家嵇康在《养生论》中云:“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可见弹琴是古人的一种精神调养。王维《竹里馆》中也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幽静的竹林里,诗人独坐月光之下,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种境界让现代人望尘莫及。

抚琴已成为古人高雅生活的代名词,就连不会弹琴的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也要长年在家中放一把无弦琴,每当酒酣意适之时,他都会轻轻抚摸,此时无声胜有声,也不失为一种雅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兴趣变得五花八门,古时抚琴的雅趣已被时光冲淡,我们只能从古诗文的记载中去慢慢体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