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作为口头和非物遗产的古琴,如今却是用式

来源:古琴 时间:2025/1/1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www.ykhongye.com/

古琴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文人贵族的艺术,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一直流传发展到今天都没有间断过,不仅如此,到清代后期还有深化。古琴在古代也一直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很多文人贵族甚至皇帝,都把古琴看作是古代圣贤的载体。它也有很多美好的传说,比如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伏羲造琴”,还有一个是“神农造琴”,关于这两个传说都是有记载的,但是通过研究,最终还是认为“伏羲造琴”这个传说更加有力量!文王加一弦,武王加一弦,这便是古琴早期的形态。

在前面关于“古琴的发展”的内容,我们已经说到了元代,今天我们会从明清时期往后面继续说。

首先是明清时期

根据前面的了解可以知道,在宋朝的时候,古琴就开始出现了明确的流派划分,而到明清时期古琴则出现了流派纷呈的现象。在当时,社会上面出现了大量刊印的琴谱。比如我们在最早的那篇关于《广陵散》的故事的文章之中所提到的《神奇秘谱》,这是迄今为止保存的第一部古琴的简字谱,在里面保留了众多的古琴曲。

在明朝的时候,造琴之多,成为古琴发展史上空前的盛况。当时不论是皇帝还是那些亲王,亦或是官宦之家,喜好古琴的人都尤其的多。而在制作古琴上,仅当时的皇族宗室中就有四大制琴名家,分别是宁王,衡王,益王,还有潞王,其中按制琴数量又以潞王为最。根据传言,潞王是在崇祯年间开始制作古琴,到后面他所作古琴数量之多,达四五百张,不管式样还是尺寸都是一致的。这些古琴都被根据年份,制作的顺序然后按顺序编号刻在琴腹内。在琴背上刻着“中和”是以为古琴的名字,另外还题有诗文“仰长江水”并一方大印“潞国传世”,都是用八宝漆灰。

其次是近代

从清朝末年到年代,这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琴人大约有余人的样子。在年代的江苏,上海一带地区还成立了一个琴社,名叫今虞琴社,不仅如此,还编印了琴刊《今虞》,这是当时唯一的一件盛事。在民国期间古琴也随着中国文人的出洋而被带到国门外,东南亚及欧美,澳洲这些地方都有了古琴的身影。

其实早在20世纪初,就有古琴名家希望能够振兴古琴,但是经过多次尝试以后却是西乐更加的受欢迎。古琴名家查阜西先生就一直在为古琴而奔走,希望获得支持,却屡屡碰壁,在国难当头,救国要紧的时代,古琴由于种种原因难以生存下去,之后便是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于古琴却再也没有几个人提起了!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年文化部在北京西城的一个四合院里面挂牌成立了“北京古琴研究会”,研究会的成员们都是造诣深厚的古琴演奏家,他们为古琴的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做了许多的工作,比如收集录音整理古琴家,古琴曲目等等。著名的古琴大师查阜西带领着专门的调查小组去往中国那些琴人聚集的地方进行普查,造访琴人,记录古琴有关的文字及录音资料。《琴曲集成》,《存见古琴曲谱辑览》这些书籍便是在那之后整理出版的,这都是古琴这项艺术复兴的基础。另外,由唐健垣所编写的名叫《琴府》的一本书,在其中还有一册居然描写了70年代的时候,港澳台地区琴人们的状态。

古琴,渐渐的也被容纳进入了音乐专业的教育体系当中。那些古琴大师如管平湖,查阜西等等也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地区研究古琴,传授琴艺。除了恢复流传下来的古琴,他们也在尝试着创作新的古琴曲。

但是后来我们中国又经历了那样一场长达10年的风暴,古琴也再一次受到了打击,连研究会的工作都不得不被停止,破四旧让很多优秀的琴人都受到了迫害,查阜西先生也在十年风暴之后去世。在我们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华人大规模去往海外,现在在世界上面很多国家都有琴社和琴人,比如美国,德国,加拿大,荷兰,瑞典等等,但是古琴艺术却……

最后是现代

到了我们的现代,古琴,甚至它所象征的文化都是用“式微”来形容的。古琴这一门艺术被列入了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忘记对古琴的传承,一直有很多热爱古琴的人在为他努力着。在去年12月的时候,南京大学成为了古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地~

古琴是值得被传播,被普及,被喜爱的一种艺术~强烈建议大家可以去听听古琴曲,你会了解到古琴的魅力。琴曲,琴歌,琴谱,琴艺,斫琴都是艺术,后面我们会慢慢的去探索,希望你们可以喜欢古琴~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交流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