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轻轻地拨动其中的一根弦,它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那音色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它竟还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
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正是这音色让我着迷。从最轻弱细腻的泛音——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到浑厚低音颤动的深沉。”
年,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如是描述自己初次与古琴的邂逅。这是对古老中国音乐虔诚的礼赞。
一种在中国至少传承了多年的乐器,以这种低调又不卑不亢的方式让一个西方人感到震撼,我想这正是古琴的魅力。
古琴,自古以来在文人阶层里,都是以雅音正音的地位和形式存在,它在“琴棋书画”文人四艺之中居其首。
它是文人阶层修身养性的必备技艺。《礼记》就有记录:“士无故不彻(撤)琴瑟”,这几乎是规定了文人、士大夫阶层每天都要弹琴或者听琴,这是智慧、修养、身份的象征。
集天、地、人于一体的“圣人之器”
古琴被古人视作“圣人之器”,每一部分的构造,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不过它似乎更体现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挂念。
比如:
十三徽象征十三个月(含闰月)。
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征三百六旬六日。
而从整体造型看,面圆法天,底平象地,象征天地。
龙池、凤沼、雁足、岳山等,则象征自然万物。
琴的一些名称还与人体有关,如琴额、肩、腰等,把超妙无限的大自然与亲切实在的人体连结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合天人之和”。
图片来源网络“高山流水”遇知音
关于古琴的故事有很多。
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伯牙子期”的知音典故。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有次,伯牙来到汉水之滨,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就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
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时而惊涛骇浪、时而静水流深的曲子。樵夫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伯牙知道了子期懂得他的曲意。
伯牙说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从此,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再来到汉水之滨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去世了。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报子期知音之情。
这就是流传数千年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我想琴只为知音而奏,这是琴之道,人之道。
图片来源网络“焦尾”绝响,知琴莫过于此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它们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而其中“焦尾”的故事也是令人津津乐道。
话说东汉时期,蔡邕擅于弹琴,精于琴道,所著《琴赋》《琴操》是极有影响的琴学名著。他所作《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被称为《蔡氏五弄》,成为历代琴家推崇备至的千古名曲。
《后汉书》载,蔡邕游历吴中时,遇有人用桐木烧饭。蔡邕听到木材在火中的爆裂之声,感到音色异常,认为这是造琴的良材,就立刻抽出正在火中的桐木,问人要了来斫制成琴。经弹奏,琴音果然优美非凡,遂成为举世名琴。因琴尾烧焦处尚存,人们名之为“焦尾琴”。
这真是个奇妙绝伦的故事。蔡氏精于琴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也才有这人与良木的邂逅,造就了人与琴的奇缘。
它属于山林,属于自然,是文人之道,自由之音。
尽管儒家赋予了古琴具有世俗伦理的教化之责,然而对于文人来说,他们更喜欢携琴一把,漫游山水之中,寻得一幽静之处,抚琴自乐,逍遥自在。
从魏晋“竹林七贤”,田园隐士陶渊明都无不如此。“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他们醉心于山水和琴音之中,颇有些得意忘言的境界。
图片来源网络“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似乎已经在幽篁里,在明月松间,与琴声融为一体了。他参禅悟佛,弹琴自娱,或与好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当白天的喧嚣散去,月朗风清的夜晚,古琴清淡、古雅的声音却能飘散至远。
我想唐代江州司马白居易深有体会:“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冷由木性,恬淡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这样的意境气息开阔、怡情悦性,那纯净质朴的自然之音,像清澈空灵的细雨,安抚这燥热、焦虑的心灵。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琴源于自然,也是沟通文人与自然的灵魂圣器。
自然界的声音号为天籁,而古琴就是这天籁,它旷远,深沉,博大,它亲历了无数千古绝响,也迷醉了无数的隐者文人,也抚慰了无数的烦浊寂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