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侨音》杂志第18期上市啦!
对于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万浙籍侨胞来说,《浙商·侨音》杂志是一份来自祖国家乡的家书,新鲜出炉的第18期杂志有很多干货亮点。
接下来请看《回望故乡侨见蝶变③|郑正华:在加拿大奏响中国旋律》全文:
郑正华
加拿大浙籍华人
“我的根是在家乡的,因为我是喝这里的水长大的,我是树根上延伸出去的枝叶而已。”
在海外漂泊41年的郑正华,和记者说起即将回到家乡宁波时,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喜悦,每一句话都在诠释着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深情。
时间回到年,上海民族乐团的青年演奏家郑正华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此后的四十余年,他在加拿大掀开了自己音乐事业的新篇章。一路走来,从中国到加拿大、美国,到世界各地……起初虽然艰辛,但靠着对民乐的热爱,郑正华在异国他乡成就了自己的音乐事业,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声音,实现了自己最初希望中国文化能够走出去的愿望。
中西交流,让中国民乐走出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郑正华希望自己能有机会走出国门,进行中西方音乐交流,感受多元文化。
编曲、指挥、指导排练……年过七旬的郑正华仍能清晰记起初到加拿大时,在温哥华民族乐团做义工的日子。“我希望让华侨都可以学学中国音乐。”怀揣着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理想,他倾尽全力付出着。
此后作为中国民乐的知名专业人士,郑正华应邀在UBC大学开办独奏音乐会,并留下担任民族音乐学系的教师。“我认为,中华文化的输出、中华文化的发扬壮大,要靠我们这些在国内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去往世界各地。”年的世界博览会上,郑正华与妻子、女儿受邀演出,妻子弹古筝、女儿弹钢琴、郑正华演奏笛、萧、古琴。每天3场、连续3个月、整整场。郑正华真正做到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让中国的民乐能够走出去。
谈到让中国的民乐有机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舞台,郑正华始终认为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中国作为拥有古老文明的文化大国,我们就是要把中华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去。”如今,郑正华桃李满天下,不断为中华古琴文化伸展枝叶,将中华民乐的种子,播撒在世界各地。
根在家乡,带着琴音走回来
浙江宁波是郑正华的家乡,跨越山海40载,他的心依旧向往这里。“我的根是在家乡的,因为我是喝这里的水长大的,我是树根上延伸出去的枝叶而已。”
在海外的这些年,郑正华不遗余力地推广古琴,有邀约就去演奏、有机会就提供自己珍藏的古琴参展。几十年来对琴艺、琴德、琴道的坚守,让世界民乐的舞台上,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声名远扬的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带着琴音走回来,给年轻一代毫无保留地宣扬琴学,让古琴文化以及其中蕴藏的精神内核不断传承下去,是他对恩师古琴大师张子谦“琴人不散、琴事不衰”心愿的延续,也是他对祖国培养之情的感恩。
郑正华坦言:“能有交流就是好事。”不日他将带着琴声走回家乡,在慈城孔庙与琴友礼敬圣贤,进行“古琴古今”的交流,实现自己演奏珍藏的宋代古琴的心愿。
祖国发展,让我在海外底气更足
出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郑正华目睹了家乡的改变,回想起6年前去杭州演出,他都惊叹“已经不认识了”。这是郑正华回国后对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发自内心的感叹,更是对浙江高质量发展速度的赞叹。
3年没回来,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欣喜,感性的他提到家乡总是热泪盈眶。这次回来,他要亲自感受家乡的基础建设,坐上从杭州到宁波的高铁,体会家乡发展的迅速。
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看浙江的新变化、新面貌……对故乡的一切爱得深沉的郑正华而言,一个欣欣向荣、奋力前行的祖国意味着骄傲自豪,更意味着底气。只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后盾,海外的华侨才能更有底气!这种自豪感,让他可以在世界舞台上挺起腰板地说出:“我们没有觉得比你矮三分。”
几十年岁月流转,坚守的是“琴德”“琴道”,不变的是拳拳赤子心,属于郑正华的音乐故事还将在中加两国继续流传……
来源
《浙商·侨音》第18期
原标题:《回望故乡侨见蝶变③|郑正华:在加拿大奏响中国旋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