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现场黄土信天范华写生跨年迎春展西安谷

来源:古琴 时间:2025/3/6
范华

年12月26日,“黄土信天范华写生跨年迎春展”于西安谷风半山艺术空间开启。主办单位为:陕西国画院、黄土画派艺术研究中、文西艺术研究中心。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这句话表达了范华这批黄土高原写生作品的深刻情感。此次展览共展出原陕西国画院院长范华先生的百余幅写生小品,多为年新作。是其五年来深耕艺术之后的一场回顾和成果汇报,也是其六十岁生日来临之际送给自己的礼物。

展览以陕北说书艺术家冯晓红现场三弦弹奏《刮大风》拉开序幕。之后,范华在古琴演奏和诗歌朗诵中书写艾青的诗句。更有闲适懿韵服岳芸女士组织传统老绣服饰走秀,散文家碑林路人现场朗读自作文章《黄土地》为画展增辉。展示了古今交融的浪漫基调。

陕北说书艺术家冯晓红现场三弦弹奏《刮大风》闲适懿韵服岳芸组织传统老绣服饰走秀延安市文旅局局长马东坡致辞陕西国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郑伟斌主持开幕现场开幕现场

五年来,范华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对陕北情有独钟。他几乎走遍了陕北的每一个角落,对他来说,写生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天降大任的困苦磨砺,虽然身兼陕西国画院院长职务,他仍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艺术成就,一改往日大写意山水的风格,深入陕北腹地,沉潜写生。信天游听的多了,艺术上自然带上了“陕北口音”,在他的画面中透出了雄厚、广袤、艰涩、苍润,又似他的性格,洒脱、直爽、不拘小节。

中国画大写意精神是范华的坚定艺术信仰,虽然此次写生作品有所收敛体现的并不是特别充分,但是他以此对话古人、对话自然、深究笔墨精神的创作态度在此次个展上得以体现。中国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教诲、黄土高原的震撼感动,都是他坚守的方向。他深信“长安风格就是中国风格”,深爱着这片古老又深沉的土地。故有了这批作品。

“我们长安画派特点要留下,还有黄土地要留下。它不仅有土地的特征:雄强、朴素、博大,这是民族的精神。此外,这快土地上留存的很多,包括建筑和风景,这都是我们本土画家珍贵的资源。其他人来这里是走马观花,使命是我们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范华谈到创作物象时这样说。至于笔墨精神,他认为那是中国画的大道,更是不能丢弃的。

虽然叫做写生展,但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写生作品,谈到写生和创作的关系,范华说:“我的写生就是我的创作。写生把笔墨加进去之后,已经把你的情感,你对自然的理解都加进去了。写生不光是眼睛看到的,还有你自己的个性、天赋、线条的表达、审美的基因。”

西安美院教授刘丹评价范华作品研讨现场研讨现场

西安美院教授、刘文西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丹老师是范华多年朋友,十分认可他坦诚的为人做事态度。刘老师这样评价他眼中的范华:“画的好坏是自己能力表达和内心的一个状态。如果画的好更对社会有一种促进性和服务性,也有社会的价值观。我觉得范院长是首先从人做起,一个是勤奋,一个是热爱生活。他这几年从工作的岗位上下来以后,这么大的劳动量。这么一个热爱生活的潜心创作的人值得艺术界包括我自己学习。这个是作品的前提,再加上范院长画有这么大的数量,我也觉得是第二个亮点。范院长能用一年的时间在生活中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心性,这样勤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他总对自己不满的谦虚状态,他的画会越来越好的。”

参展嘉宾有:西安美院教授、刘文西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丹,原陕西国画院副院长、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志平,陕西国画院副院长王潇,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乔建业,延安市文旅局局长马东坡,商洛市美协副主席张东海,陕西美术博物馆画家赵雪伟,陕西国画院画家武斌、黄菲、郭禹池、张立,批评家释一尘,清风画社画家何炜,陕西国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郑伟斌等。(摄影/陈瑶)

展览题目:黄土信天 范华写生跨年迎春展西安谷风半山开幕

主办单位:陕西国画院 黄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 刘文西艺术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西安谷风半山艺术空间

展览地点: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大吉昌巷2号谷风半山

展览日期:2020年12月26日——2021年1月10日

附:部分展出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