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浅谈古琴与古筝的文化区别

来源:古琴 时间:2022/7/7

古琴堪称世界之最。历代琴学论著可谓浩如烟海,唐诗宋词中有几十首直接与琴相关,有关古琴的题材大量出现于古代文学作品及绘画作品中,《红楼梦》、《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西厢记》、《镜花缘》中明确描述(林黛玉抚琴、诸葛亮抚琴等),很多词语、成语最初都是源自古琴。比如“阳春白雪”(来源于春秋时古琴家师旷)、“高山流水”会“知音”(来源于春秋时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故事)、“得心应手”(来源于《列子》中师文弹琴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很多历史文化名人均弹琴:

《礼记》有云:“君子无故不彻琴瑟。”早在春秋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尧、舜、周文王、周武王、伯牙、孔子、西施、赵飞燕、司马相如、卓文君、蔡邕、蔡文姬、曹植、嵇康、阮籍、李世民、李白、白居易、王维、欧阳修、苏轼、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李清照、朱熹、文天祥、清雍正帝、乾隆帝、谭嗣同等等历史名人都通晓古琴。

其中蔡邕、嵇康、苏轼、朱熹、冷谦、等历史名人的古琴论著还留存于世。李白、李清照、白居易、韩愈、苏轼等人还写有很多有关古琴的诗作。

琴在历史上是修身养性、体现一个人文化水平的乐器。《史记》中说孔子“于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他虚心学琴的故事,成为后世的美谈和榜样。他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是必修乐器、相传孔子曾自作琴曲《幽兰》。古琴传世的经典样式中就有以孔子命名的“仲尼式”

而古筝在我国古代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筝的器形与古乐器瑟很有渊源,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时常见到筝的描写,由于很多筝曲是直接从古典文艺作品中移植创作的,因而也具有较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古琴有很多历代传世实物,而古筝却极其罕见。其原因是古琴的制作工艺特殊而复杂,制作工期较长,面板较厚且有漆胎保护。在古代,一张好琴往往是收藏者用重金收得,还有一些本身就是皇家官府监造制作收藏的官琴,历代皇家贵族视若珍宝,所以有不少传世实物。而筝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板身偏薄,又没有漆胎保护,使用寿命短,再加之皇家贵族普遍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