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三月,正在酝酿着一场盛大的花开。传说中的烟花之季,已经迫在眉睫,蓄势待发了。春光,已经将整座城市,都浸入了一股生气,等待良辰一到,就要勃发出一个唐诗中的扬州了。北郊的樱花,已经率先开成一片花海了。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数不胜数的樱花,在这里开出了一片云蒸霞蔚,灿烂辉煌。若是居高临下,再观花海,必定又是一番胜景,眼见着十多日的花期,就要将人间的繁华,都要开尽了一般,不依不饶。不如归去,兴起抚琴,与友唱和,不亦乐乎。
山居吟,藏琴珍
甘泉山上,惠照寺旁。庭院深深,鸡犬相闻。潘珠军租下这个院子,已有十年光景。当初的满目荒芜,如今的诗酒田园。残破旧屋,只需贴上一层树皮,就与自然更接近了一些。想象中的最佳人居,就应该是这样的吧,有山有林,有花有草,若有琴声,那就更妙了,该是《山居吟》吧,居于此处,喧嚣褪尽,安宁自来。有友来访,最是乐事。先是闲聊,珠军献宝。象牙琴足,手感温润。竹刻臂搁,名家所雕。琴状镇纸,质地精良。玉制琴炉,直溯清代。若是仔细,翻转炉底,“绍陶家藏”,赫然在目,只此四字,足以惊叹。遥想当年,这只琴炉,曾搁案上,饱听佳音。最珍贵的,莫过于那一卷卷书画了。铺陈开来,有悠然致远的山水,有线条精细的花鸟。看落款,辨姓名:龚庸礼、胡滋甫、饶宗颐、徐元白、梅曰强……每一个名字,都会令人肃然起敬。“我以前是从事艺术品流通的,但是对于古琴,一直偏爱。看到有关古琴的老物件,经常不惜代价竞拍。比如曾经有一幅梅曰强的画作,16平尺,拍到1.8万,没人竞价了,我还是举牌。可能对于别人来说,也不是名家,但是对于我而言,这些都是宝贝。光是想一想,那些弹琴的手,曾经抚摸过这些书画,这些琴炉,我就觉得,那些悠远的琴声,其实都蕴藏在这些老物件里,一有良机,就会流淌而出。”潘珠军笑道,“日后,我也会把它们都捐出去的,因为它们其实是代表着一种古琴的文化,生生不息,源源不断。”进山之前,人生道路,几多风雨,几度转折。曾是学霸,入学师范,主修书法,笔墨酣畅。后又转向,好为音乐。曾为人师,后又下海。市场浮沉,甘苦自知。因为爱乐,慕名来扬。先制古筝,后为古琴。“我制琴的时间并不算长,也就几年的时间。事实上,当我接触到古琴的时候,我才明白了此前的人生,都是在为这一刻做准备。书法、音乐、艺术、国学……我所经历过的林林总总,其实都能归结到古琴之中。”潘珠军回忆道,“其实在我上学时,在淮安师范的书法老师,就是姚杰山先生,他就曾找到过两块良木,一直放在学校浴室里的澡堂子里泡着,后来他自己做了一张琴,没有弦,就拉上电话线。月明之时,阁楼之上,乐声传来,如闻天籁。”
拜名师,悟八理
潘珠军常觉得,正是之前在艺术界的经历,让自己走到斫琴这条道路上时,从一开始,就避开了弯路。每一个关键点,或有名师指点,或有大家加持。比如唐健垣先生,唐先生做琴,乃是真正做到了“不破不立”。唐先生是大收藏家,拥有的唐宋名琴,就不少见。为了探寻那些古琴发声的原理,唐先生的手法非常直接,就是剖开来看。那些历经数百年岁月的古琴,一一“开膛破肚”。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魄力,才能发现在唐琴中,面板底板之间,还藏夹有一板,如此一来,琴声多了一道轮转,就会百转千回,就会余韵悠长。唐先生既能如此,潘珠军如法炮制。当然,他舍不得剖析名琴,但他敢去解剖唐先生的琴。剖琴,只为更懂琴,懂琴之身,懂琴之声。除了唐先生,在潘珠军的斫琴之道上,停留过陶艺、陈逸墨、王鹏、马维衡等大师的身影,往往只是一句话,就迈过了千山万水,省却了长途跋涉。这也是潘珠军所认为,“斫琴八理”中的“名师高徒”,唯有名师相授,还有高徒相和,才能琴声悠远。其余七理,皆是心得。一为文玩审美,斫琴师的目光,要高远一些,要懂得从那些冰冷的文玩字画中,揣摩出当初的温度;一为专业审音,说到底,古琴终归还是一种乐器,要有专业音乐家一般的挑剔耳朵,才能听出音符之中,那些纤至微毫的差别;一为诗文底蕴,中国古琴,一定是和诗歌、美文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激扬的文字,如同琴声般绵长;一为匠人手艺,斫琴,唯有亲力亲为,让木材感受过自身的体温,那样的乐声,才是有传感度的;一为工序严谨,任何一道工序,都需时日相焙,好琴的性情,都交由时光打磨。而这样的严谨,当然也贯穿在从始到终的态度上;一为演奏技巧,名琴往往易得,名琴师却难得。只有最好的演奏者,真正懂琴的人,才能发挥出一张琴最大的声乐魅力;一为废琴百张,书法家废纸三千犹恨少,一张好琴的面世,当然也会经历过千百次的探索失败。
琴八美,始授业
古琴,大美。世间再无古琴这般,能够聚集“音韵、形制、书法、诗文、印章、雕刻、灰胎、漆艺”八美于一身的乐器,一张古琴在手,就能轻易接通各类美学,琴音一起,大美有音。从理论到实践,在甘泉山上,在春花烂漫的时候,在落叶飘零的时节,都有一个身影,埋在一块块散发着木质气息的木板中,一次次地刨刻,一次次地拉弦。一年过去了,他觉得自己可以抱着琴,坐在山头,听一听这缕琴音,有没有惊动了皑皑的白雪;三年过去了,他觉得自己的琴,可以请别人过来看一看了,于是,这座山头就有些热闹了,就有些人间烟火的气息,一位位远道而来的琴家,也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赞美的,或是指点的;五年过去了,他所斫的琴,已经有些名声远扬了。为了求琴,很多人都会慕名而来了。于是,他就在墙上写了“不负山林”,或是“大乐与天地同和”。4月将至,在这个扬州最美的季节,潘珠军却要远行了。华东交通大学孔目湖国乐学院,在今年春季,招收了一批音乐学专业古琴方向的学生,其中的斫琴专业主课老师,就是潘珠军。为此,他是有要求的,在课目设置上,要有音乐,要有古琴,但是书画、诗文这些国学,一门都不能空缺。他是从自己出发的,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不书画,无古琴。欲入其门,必先通文。不能通晓那些书画诗文们的美妙,又如何能打通前往古琴的道路。潘珠军斫琴,取名为“板桥”。这当然是一种仰慕和追随,毕竟,在古代那么多的文人雅士之中,他是独爱那位从兴化一路走来,有些桀傲,有些不羁,兴之所致,一阵挥洒,乱石铺街,疏密灵动。那种书法,那种性情,恰恰是自己,所最爱的。记者王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