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山流水》到《梅花三弄》——小时候,村里的有线喇叭是王可逊唯一能听到古琴曲的途径。那时候,文化生活贫乏,12岁的他不知不觉地便被喇叭里悠扬旷远的古琴声俘获。他与古琴的缘分,兴许是从那时候结下的。
然而,从门外汉成为古琴岭南派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还得从他南下广东说起。
1门外汉拜师学艺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下坝绿绮琴院琴声荡漾,走上石阶,庭院静谧古朴,王可逊正在院儿中聚精会神的制作古琴。
他与古琴的缘分,还得从12岁在北方的村子里听有线大喇叭说起。
“小时候在农村里边,就只能听那种有线大喇叭。当时听到古琴曲了,就觉得很好听。”王可逊说到,自己是山东烟台人,每每回溯起自己与古琴的缘分,便不禁想起在村口听大喇叭的时光。
那时候文化条件贫乏,虽然喜欢,他也没地方学。渐渐的,学古琴就成了他心中的一个念想。后来毕业参加工作,学习音乐专业的他因种种原因,也未与古琴打上交道。因此,古琴的念想在他心里愈久弥深。
年,已经工作的王可逊想着自己有音乐基础,便尝试着自学古琴。但真正学起来才发现,自学古琴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般简单。那时,拜师学艺的念头便在他脑海中萌生。
“零五年我到广东这边工作,那时候就去网上去搜索‘古琴’这两个字,就会弹出很多讯息。”王可逊讲到,年网络咨询逐渐发达,他与老师谢导秀结缘,便是源于网络。
谢导秀是岭南派古琴大师,起初王可逊找到他时,老师因年纪大了,便好几次想向他引荐其他古琴老师。但王克逊性子轴,认为自己与老师结缘不易,任他怎么说也不为所动。渐渐的,老师便不再提起这事。后来,老师听人说王可逊是从山东大老远来的,便在年5月1日收他做了徒弟。
或许是有音乐底子,王可逊学的很快。拜师同年年底,他在继续学习古琴演奏的同时,还琢磨起了斫琴一事(古琴制作)。
2查阅古书专研斫琴
那时候后东莞会弹奏古琴的人屈指可数,会制作古琴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而斫琴工艺复杂繁琐,选材、造型、上漆,每一道工序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十分考究。想要靠自学斫一把好琴,其间艰辛不言而喻。
王可逊讲到,许多传统的斫琴技艺,早已失传,老师谢导秀作为古琴大师,也只是知道些简单的制作流程。但具体怎么做,还得靠他自己琢磨。
那时候他一边工作一边在闲暇之余查阅古书自学斫琴。古书晦涩难懂,相关资料也不多。许多时候,尽管他反复读上好多遍,也不能理解其中深意。因此,失败总是在所难免。
“斫琴一般选用上百年的杉木,前期失败过很多次,浪费了很多好木材,很心疼。”自学古琴的三年时光,王可逊要么终日扎身在各种古籍当中,要么埋头在库房里,要么奔走全国寻找适合的制作木材……直到第四个年头,他制作的第一把让自己满意的古琴才真正问世。
对他来说,斫琴这件事便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得好不好,全看自己功夫下得深不深。好在星光不负赶路人,几年时间下来,他逐渐摸索出斫琴的门道来,技艺也渐渐受到文化界人士的认可。
3复制名琴“绿绮台”
作为斫琴师,王可逊与名琴绿绮台的缘分想来是最为深厚的。
绿绮台、天蠁、春雷、秋波,被称为“岭南四大名琴”,其中又以绿绮台最富传奇色彩。据悉,古琴绿绮台曾是明武宗的御琴,其年款是唐代武德,明末散出民间,后归抗清英雄邝露所有。邝露精于琴,对绿绮台珍爱无比,“出入必与俱”。
明朝灭亡,清兵入粤后,广州沦陷,邝露抱琴而死。邝露殉国后,琴被清兵所抢得,售于市上,为归善(今惠阳)人叶龙文以百金所得。后来此琴由叶龙文后人保存了数代,至道光末年,叶氏家人以穷困将琴质于当铺无力赎还,被东莞人张敬修(可园主人)花费千金买下。
年,受东莞可园博物馆的邀请,他开始寻找合适木材复制古琴绿绮台。如今,他精心复制的古代名琴“绿绮台”被可园博物馆收藏。
从门外汉到斫琴大师,王可逊如今所制作的古琴,大部分每张售价都在6至8万元,得到了不少古琴大师的喜爱。更有远在加拿大的网友曾经偶然间在视频平台看到他的古琴视频,不惜千里迢迢跨洋购买。
在王可逊的绿绮琴院里,常常聚集不少古琴爱好者。作为东莞首届名城工匠,越来越多人因他了解古琴、爱上古琴。经过推广和普及,东莞学古琴的人已经由十余年前的寥寥数人上升到了数百人。
王可逊能从门外汉成为古琴岭南派非遗传承人,全源于他对传统斫琴工艺的热爱。而这份热爱,更是是像燃烧的火种,不断传递,延绵不息。
群聊超过人只可通过邀请进群
来源:综合莞香花开
视频:东莞发布
编辑:谭雅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