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觉得,古琴演奏的乐曲是雅乐。雅乐,是典雅纯正的音乐,可以用于典礼,可以成为精神信仰,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操。古琴的历史相当久远,自古就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故事的背后,彰显出古琴的无穷魅力。
古琴的音域很广,音色深沉,可以寄托文人墨客无尽心事。随着时间流转,古琴受到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爱,称为文人提升文化修养、审美鉴赏能力的功课。
出于这个原因,古琴入画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传说东晋顾恺之画过《斫琴图》,北宋的徽宗皇帝画过《听琴图》。到了明清两代,画家们喜欢“携琴访友”这个题材。直到近代,仍然有画家通过这个主题表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思索。
清王云携琴访友王云是宫廷画家,翟继昌是民间画家,他们二人都是清代画家,创作风格相去较远。王云用笔工整,构图采用边角法,强调山势险峻。翟继昌运笔洒脱,皴染并用,构图为巨嶂山水。从他们二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对携琴访友的理解有些许不同。
王云画的是一种情调,翟继昌画的是一种态度。情调,可以将感觉与知觉结合起来。态度,可以反映画家的所思所想,触及灵魂。王云通过构图吸引人,翟继昌用比笔墨打动人。如果说,谁的作品更好,没有统一答案。只能说,翟继昌的作品,受众会更加广泛。
清翟继昌携琴访友携琴访友的重点是琴,不过在画中山水却成了重点。画家这样创作,旨在表现琴音琴趣。绘画作品无法传递声音,为了让欣赏者感受到天籁之音,只能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画家描绘壮美多姿的山水,是为了表现自然美景中的律动。这种天然律动可以比拟古琴演奏的乐曲。
人们在赏画的时候,仿佛听到了乐曲声,仿佛看到宾主之间的亲切交谈,仿佛感受到了人生得一知己的畅快兴奋。这就是携琴访友传递的文化内涵,也是画家爱画、人们爱看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翟继昌携琴访友局部近代画家张石园画过一幅《携琴访友》,他的作品更加立体,更加重视笔墨技法的丰富性。他和两位清代画家相比,他更重视作品表现力。一切优秀技法都能为我所用,他笔下的山水充满了生命力。
看到这里,就明白了画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个题材。画家希望根植传统,不忘传承。在传统中,找到通往未来的创作方向。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的魅力,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抹去光彩。
近现代张石园携琴访友欣赏完这几幅山水,感受传统题材的生命力,进而理解画家的创作动机。这就好比,通过作品和画家进行成了一次访谈,受益匪浅。
拓展阅读
渴望一份真友谊,山水画中的访友图
风情万种,惹人怜爱,胡也佛绘《浣纱图》
画中有童趣,快来看看吧
为他的创作能力点赞,陈师曾绘《秋山萧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