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之石
编磬
源于中国的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鲁,由石或玉做成“磬”,十六面“磬”编为一组。除可演奏出具有十二正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的音色外,另有四个半音。据传,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制磬的高手
八音之土
埙
埙(是一种中国民族吹奏乐器,距今有多年的历史。《史记》称埙乐是“德者之音”。可能是中国先民为模仿鸟兽叫声以诱捕猎物而发明,并随着文化进步而发展为乐器。其大小、颜色、纹饰、音域各异,部分埙的形状与陶笛类似,但没有陶笛的哨口,演奏者可转动埙以改变音调。
文献记载,夏代的埙有3个音孔,可吹出4声音列。商代的埙有陶制、石制和骨制,多数为平底卵形。战国时期的埙可有5个音孔,多数为平底卵形。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现代的埙增加到了8至11个音孔。
演奏技法
·吹法
以古制6孔埙为例,以下列技巧可吹奏出26个音,包括2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1个泛音。
o手指按全孔
o叉口按指
o平吹
o俯吹
·指法
o颤音
o打音
o抹音
黄河泥埙是用首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县黄河岸边的黄河泥精心制作的优秀民族乐器、高级工艺品。黄河泥埙选材自黄河边的胶泥,母亲河水滋养的黄河泥品质细腻、柔滑、粘连、杂质少、可塑性强而又不过于软塌。做出来的埙,造型各异、音准规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色泽自然、古朴淡雅、手感温润细腻,散发着黄河泥独特的幽幽远古气息。再配以精美典雅的绘画、古朴的文字,精心烧制后再涂漆上色,使黄河泥埙显得更加可人。精心烧制的黄河泥埙轻巧坚固,精致脱俗,集工艺品、民族乐器、旅游商品、玩具、纪念品于一体,凝聚着厚重大气、深沉悠远的黄河文化气息。
黄河泥埙同时又是黄河文化的符号、载体,它演奏的是抑扬顿挫波澜壮阔的黄河音乐,传播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黄河泥埙演奏出来的音乐原始古朴、浑厚悠远、深沉苍凉、大气凝重,黄河泥埙演奏的乐曲韵味袅袅,直抵人心,猎人魂魄,耐人寻味,回味无穷,给人以历史沧桑、人生厚重、意犹未尽、丰富多彩的美感。
缶
瓦或青铜制的酒器,“击缶”为饭后的娱乐。
陶笛
在南美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亦于六世纪出现一种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也被认为可能是现代陶笛的雏型。
近代欧州的陶笛源自年。该年欧洲航海家把南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带回欧洲演出,并首次在欧洲以陶笛奏出乐章。最初欧洲人只把陶笛当成玩具乐器,直到年意大利烧砖工匠兼音乐家GiuseppeDonati于年制出十按孔陶笛,并命名为ocarina,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方言中,oca意指小鹅。
二十世纪,陶笛先后传到美国及亚洲国家。年,日本人明田川孝在原有的十按孔陶笛的基础上加上了两个半音按孔,使之能吹奏其本调的“平行小调”(比如说一把C调陶笛加上两个半按音孔后,即能吹奏比C更低的B和A音,C笛即能吹C调的“平行小调”A调),成为现时在日本以及台湾流行的十二按孔模式。
由于陶笛外形呈壶状而非长管状,属球形的闭管乐器,根据波动学原理,大多数的陶笛都不能超吹(overblow)出“泛音”。陶笛的强弱处理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任何乐器演奏中必须匹配的演奏技术,陶笛当然不能例外,只不过在这方面显得格外难以控制,目前世界范围内该领域只有少数演奏家掌握了可行的方法,并得以推广。
革:鼓、堂鼓、花盆鼓、小堂鼓、板鼓、象脚鼓、排鼓、八角鼓、羯鼓、鼗、搏拊、手鼓、渔鼓
鼓
最早的鼓是出现于公元前六千年的两河文明。有两个方面用途,一种打击乐器,也是一种通讯工具,非洲某些部落用以传达信息,中国古代军队用以发号施令。坚固的鼓身(常为圆桶状)的一面或双面蒙上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槌)敲击出声。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演奏者称为鼓手。
中国的鼓
·依材料分:图鼓、涛鼓、亩鼓、与鼓、是鼓、忒鼓、同鼓等。
·依形状大小:大鼓,月鼓,打鼓,四鼓,篇鼓等。
·依特殊命名:羯鼓、太平鼓、堂鼓、花盆鼓、排鼓、套鼓、八角鼓,花鼓、腰鼓、抓鼓等。其中抓鼓是中国最小的鼓,仅用手指夹住就可敲打。
西洋的鼓
有定音鼓、康加鼓、邦哥鼓、爵士鼓等。
八音之木
木鱼、柷、敔、鼓板、拍板、木琴、梆子
木鱼
木鱼一般常见于佛教,在佛教礼仪中是其中一样重要的乐器及法器。“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怀海禅师《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
常见的团鱼形木鱼形状为类近拳头状的圆球体,中间部分为空心,以作为声音共振和扩音之用。圆球体一边留有音孔,作用和小提琴的F型孔相同,都是让经扩音后的声音可以传开;另一边则另加上长而扁的外边,以方便用手或固定在支撑架上。演奏方法以利用鼓棍或小木锤,敲打乐器外侧的共鸣区以发出声响。木鱼的尺寸可有不同大小,体积越大音高越低。
柷
柷(国语ㄓㄨˋ,普通话zhù,广东话音筑)是中国汉代乐器,相传是夏启所作,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柷的形状像大斗,木制。演奏时,奏者持椎撞柷,以向其他乐器奏者示意乐章开始及提示该乐章的节拍。柷仅用于古代宫庭雅乐跟祭祀音乐的开始时演奏。与敔的作用相近,都是示意音乐的开始,停止,古书中也有提及《尚书·益稷》:“合止柷敔”。
关于柷的形制与演奏法,古书上有两种说法:
1.椎柷分离说:东汉郑玄注《尚书》,提及“柷,状如漆桶,而有椎,合乐之时投椎其中而撞之。”也就是说敲击用的椎和柷分离。
2.椎柷一体说:西晋郭璞注《尔雅》,则言“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挏之令左右击。”唐朝杜佑《尔雅》亦提及“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旁开孔。内手于中击之,以举乐。”也就是说,椎直接连在柷内部,奏乐时将手伸入(很可能就是从“旁开孔”伸入),将椎左右摇晃击打柷以发声。
虽然两种说法并存,但后事的柷形制多半依从郑玄之说,而不完全只从内侧击打。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记载皇帝冬至郊坛祭天中,柷的使用方法:“乐作,先击柷,以木为之,如方壶,画山水之状,每奏乐击之,内外共九下。”此知宋代不完全只击打内侧。
至清朝,形制又有变化,据《钦定皇朝通典》记载:“柷,所以起乐;上阔下小,状如方斗,三面正中各设圆鼓以受击,一面开圆孔以出音。”从现存器物来看,是将单面鼓设置于三面内侧,只有从内侧击打才能发挥功效;可以合理推断清代击柷,只击打内侧。祝中圆鼓此前未有文献提及,而宋代既然击打内外,应该也没有,可能是清朝的创新。
另,李氏朝鲜正祖李算下令编纂的《春官通考》中,所记载的柷形制则与较为接近郭仆、杜佑所说,为一木箱构造中放入“丄”形的敲打器“止”,使用时摇动止的上端,和习见的形制相比,最大差别在于有盖板。今日国立古宫博物馆所藏柷也是此形制。
今日中文圈所使用的柷,如祭孔典礼,一般形制上椎柷分离,使用上由内侧击打三下。有圆鼓有无、大小、位置以及圆孔大小位置等细节变化。如台南孔庙为无鼓柷,台北为有鼓柷。
敔
敔(拼音:yǔ,注音:ㄩˇ,粤拼:jyu5)是中国古乐器。《诗经·周颂·有瞽》:“鞉磬祝圉”,“圉”通“敔”。
敔的形状像伏虎,木制涂漆,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铻(即木片)。演奏时,奏者要站在敔旁,把敔放在木架上,以刮动发声,表示音乐的停止。敔仅用于古代宫庭雅乐跟祭祀音乐的结束时演奏。《尚书·益稷》提及“合止柷敔”,柷示意音乐的开始,敔则示意停止。
籈的形制以及演奏敔的方法,历代各有变化。东汉郑玄注《尚书》:“敔,状如伏虎,背有刻,以物栎之,所以止乐。”西晋郭璞注《尔雅》:“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铻刻,以木长尺栎之。”《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唐朝奏敔:“碎竹以击其首而逆刮之,以止乐也。”宋代聂崇义《三礼图》在敔下说明“今唐礼,用竹长二尺四寸,破为十茎,于敔背横栎之。”从这些注解不难察觉,籈的材质和设计随时间经过而有变化,早期甚至没有专门的形制,后来以木长尺,唐朝改用末端分散的竹片,宋代则规定末端纵切为十段。察今日所见形制,则有三种分别:
1.如台南孔子庙所用籈,将竹筒的末端破成竹篾。
2.故宫所藏中和韶乐敔则是将竹筒末端剖半、剩下的一半破为竹篾。
3.如嘉义祭孔所用,为数条竹篾绑成一束。
此三种形制各地不一,竹篾数目有时也不守十条之数,如北京故宫所藏金漆彩画敔,即将半截竹筒析为24条细竹篾。至于演奏,早期只刮动背上的鉏铻,唐以后开始有击打虎首的作法,今日所见,则多半在敔头上敲三次后,再在敔背上的鉏横扫三次。
敔自身形制变化不大,大致上都在鉏铻排列上。常见的有两种:
1.鉏铻分列型:如台南孔子庙所藏,二十七齿分为三列。传世文物中,又有三列各九齿以及三列齿数不一致而共二十七齿的分别。
2.鉏铻同列型:如《皇朝礼器图式》以及今日所见中和韶乐敔,二十七片紧密排成一列。又有敔背上有方槽,插入木片为略可活动之鉏铻;以及鉏铻完全固定不动两种。
其中,依据鉏铻的形状,又分两种。
1.木片状。
2.楔子或三角状。
宋代聂崇义《三礼图》所载图形,即为楔子状同列鉏铻。韩国李氏朝鲜正祖李算下令编纂的《春官通考》,以及今日国立古宫博物馆所藏白虎敔也是此形制。
鼓板
鼓板为单皮鼓和檀板两种乐器的组合,为戏曲乐队的指挥乐器。鼓板由鼓师一人负责掌握。鼓板常用于昆剧、京剧、越剧等戏曲的伴奏。
鼓板(檀板)由3块板组成,为主要的节奏乐器之一。板鼓(单皮鼓),为打击乐器。板鼓为形体矮小的单面鼓,鼓身用硬质木料制作。
鼓板为越剧的主奏乐器之一。在越剧中,鼓板原为伴奏性质的“的笃板”,后发展为越剧的指挥乐器。
拍板
拍板又名檀板,是一种中国传统打击乐器,以木板相互敲击以发出声响,通常由三片木片或两片竹片构成,各种音乐与戏剧的板差异极大。
拍板的历史最早可推到唐代,可能由西北传入。当时民间乐散乐中使用,五代的壁画中,可确认在宫庭乐中使用。
拍板后来广泛在民间的说唱音乐、器乐、戏曲伴奏中使用。包括说唱的“板乐”、元代杂剧,与南管中都有使用。
山东快书使用的拍板为金属板,打击声音清脆。北方快板书及莲花落使用的快板除两片板外,还常配一副五张的小板,共同配合打击,通称七件子。
木琴
木琴(英语:Xylophone)是键盘敲击乐器的一种。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棒敲打以产生旋律。琴键排列方式类似于钢琴键盘。一般所指的木琴为高音木琴,琴键较窄,音域较高,音色清脆。常见的木琴还有马林巴,琴键从高音窄到低音宽,音域较广,音色圆润。较常用的是红木,亦会使用紫檀木一类木质较佳的树木制作琴键。
木琴的起源仍未能确定,最早的历史记载,大约出现于公元9世纪。当时已经发人类懂得以不同大小的木棒排列在架上,然后用棍敲打的乐器存在。例如印尼的甘美兰,便有以木片制成的琴;而非洲亦有非洲木琴(把拉丰木琴),将葫芦削顶后套在木棒之下制成共鸣器,可以讲是现代木琴的雏型。
木琴采用高音谱号,为移调乐器。以一般拥有3八度的音域的木琴,标示范围为c1至f4。
梆子
又名梆板,中国打击乐器。约在中国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
一般多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枣木心制作,材料必须坚实、干透,不能有疤节或劈裂。外表光滑、圆弧和棱角适度。应用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及民间器乐合奏。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
八音之匏
包含笙(竽)、芦笙、葫芦丝、葫芦笙
笙
笙是中国的一种自由簧管乐器,以簧、管共振发声,为中国吹管乐器里面,唯一吹、吸皆可发声的乐器,也是唯一可以吹奏和声的乐器。
笙在许多中国古文献中都有记载,多用于庆典、筵席的伴奏,或于民间合奏中使用。中国文化在东亚的传播也让日本、朝鲜分别发展出了雅乐笙和笙簧;随着20世纪国乐现代化,复鉴于传统笙不利合奏,笙也经历大刀阔斧的改革,制造出“现代笙”,并在现代民乐团里担纲重要的角色。由于笙音色易与其他乐器混和,在乐团中常负责和声伴奏,为十分理想的融合剂。
笙由中国人发明,历经千余年的流传,散播至东亚各地,古代传说,笙由神话人物女娲制造。
现代笙
现代笙特色为音域较宽、半音齐全,适合合奏。键笙、排笙形状貌似“小型便携式管风琴”,抱笙则似放大版的传统笙。键笙可以再分出排笙、抱笙。高音笙通常以键笙的型制为主,而中音笙通常使用排笙、低音笙使用抱笙。
葫芦丝
葫芦丝,又叫葫芦箫、筚朗叨(傣语,“筚”是气鸣乐器的总称,“朗”和“叨”是一个词组葫芦的意思用相近的泰语显示是)、泼勒翁(阿昌语,“泼勒”是箫,“翁”是葫芦)、布赖(德昂族语,“布”是吹,“赖”是葫芦)、米伦、比格宝、渥格宝(德昂族各地方言)、拜洪廖(佤语,“拜”是簧管乐器的泛称,“洪廖”是葫芦)或同格满(布朗族)、背板(西盟佤族),是傣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属簧管乐器,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葫芦丝的传说
相传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江畔,有一个傣族男孩子在一次山洪爆发中用一个大葫芦救出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男孩子,男孩子立刻吹出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学习,并扩大到了整个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区。上古时代有一头凶兽,经常下山吃人和牲畜。有傣族英雄叫做阿泰,他到女娲的宫殿,女娲赐他一个可以收取妖魔鬼怪的葫芦。阿泰回到自己的家乡,等凶兽出现之时,用葫芦将凶兽收取。但凶兽依然在葫芦里乱撞,于是阿泰将一根竹子插在了葫芦的底部,凶兽终于在里面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出来作怪。后来为了纪念阿泰的事迹,大家仿照这葫芦和竹子模样作出了葫芦丝,作为乐器流传了下来。八音之竹
包含笛子、箫、排箫、籥、篪、尺八、筚篥、管子、胡笳、唢呐、巴乌、芒筒、唎咧、口笛、新笛、侗笛、口弦
笛子
笛子,又称竹笛,中国传统乐器。最早被发现的笛为贾湖文化遗址出土的7孔骨笛,约有年历史。笛子在民间音乐、戏曲、民族乐团、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多为竹制作,主要为苦竹与紫竹,近来也有使用湘妃竹,也有以木、玉等材料制笛。闽南语称笛为为品仔或品箫。
笛子有笛膜与无笛膜。有膜笛按其长度及音域分成小笛、梆笛、曲笛、大笛,无笛膜的为新笛(11孔笛)、口笛等。
梆笛(短膜笛)主要流传于北方,用于戏曲梆子腔音乐的伴奏及北方民间器乐合奏,相比于曲笛,其管身略短,管径略小;音调高亢明亮,节奏活泼跳动,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为特长。常用的有F调梆笛和G调梆笛。f笛g笛a笛小梆笛(小笛)比梆笛更短更高音。通常大约是C至D调。小降b笛小c笛小d笛曲笛(长膜笛),又名中笛、市笛、扎线笛、班笛、苏笛,主要流传于南方,用于昆曲伴奏及南方民间器乐合奏(如江南丝竹),故又称崑笛。音调浑厚圆润,柔美流畅,演奏上以用气的技巧为特长。常用的有C调曲笛、D调曲笛与中音笛(E调笛)。早期亦有班笛(丝竹笛)之别,略细于曲笛,主要用于演奏十番、丝竹为主的堂名班、乐班。C笛D笛E笛大笛亦称为低音笛,有笛膜,但比曲笛长和低音。(调性为Bb至F)。大G笛大F笛大A笛大Bb笛新笛(横箫,十一孔笛)是没有膜孔的笛,是近代民族乐团的产物,在乐队中起著协调的作用。倍低音笛倍大C笛倍大D笛倍大E笛均孔笛,多为传统音乐使用,比如说昆曲、十番音乐、二人台等等。传统均孔笛约在D笛与C笛之间,或是降E笛。箫
箫又称洞箫,是中国古老的吹管乐器,特征为单管、竖吹、开管、边棱音发声。“箫”字在唐代以前本指排箫,唐宋以来,由于单管竖吹的箫日渐流行,便称编管箫为排箫,以示区别。至于“洞箫”之名,则来自于箫管底端之开孔。其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常用于独奏、琴箫合奏或丝竹乐演奏。
笛曲的最早记录见于晋书[7],但只说“三弄”却并未记录曲名,此曲之谱已不存在,仅存有据此改编而来的古琴曲梅花三弄。
笛的制式有:
粗短型
[16]管体较粗而短之箫,为传统古洞箫,或称“南箫”。以南管洞箫为代表,桂竹、孟宗竹、石竹制成,前五孔、后一孔,十目九节,吹口为V字形。音色浑厚深沉,吹奏时双臂抬成凤凰展翅之势。
细长型
管体较细而长之箫。如琴箫,又称“北箫”,是中国北方后来发展出的箫种。由彭祉卿发展出来的琴箫体型比较细小,故音量较少。管身较长,没有竹根头,有箫盖,多以紫竹制作。传统洞箫是一体成形。琴箫出现后,有于吹口与按孔之间加上金属套环,把箫管一分为二,便可以像单簧管、木笛那样调整音准。而三节箫的出现,据前香港中乐团乐师陈树桂忆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香港粤曲乐师向广州的乐器厂特别订制一些箫,除了要在吹口与按孔之间加上金属套环外,还要在第一按孔下再加上金属套环,得以分为三节,便于携带。
6孔箫/8孔箫:6孔箫亦有所谓“全音箫”及“半音箫”。“全音箫”即是传统的6孔箫,音孔平均分布。而“半音箫”则先以十二平均律定出8孔的孔位,但是第2孔及第6孔不开孔,故看起来音孔分布不平均。U口/V口/唐口:吹口内削而切割成U字或V字则称U口或V口。唐口则是尺八的开口,外切。唢呐
唢呐是一种簧片管乐器,在闽东语、粤语、闽南语、潮语中称为“的禾”(粤拼︰Di1Daa2;啲打)、“吹”、“鼓吹”或“八音”。
传统唢呐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环节状形,上端装有带卢苇材质的“哨子”(簧片丶哨片)的木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喇叭口称为“碗”。现代加键唢呐的外型则更像交响乐团中的双簧管。
唢呐诞生于阿契美尼德时期。《列王纪》在描写伊朗与图兰两军交战、鼓角齐鸣时,唢呐也频繁出现。
西晋时期即传入新疆,在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有唢呐演奏的绘画,后元朝时由波斯传入中原,开始在民间流传。明清以来民间经常使用。
传统唢呐的管身有8个音孔,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音。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管身及碗的振动及扩音而发出声音。
传统唢呐按音域及乐器大小可分为小唢呐(又称海笛)、高音唢呐、大唢呐,其中可再分为各种调性的唢呐,如G调小唢呐、F调小唢呐、D调高音唢呐、C调高音唢呐、G调大唢呐等等﹝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3孔时所吹出的音﹞。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17度音,最常用的D调高音唢呐,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最高音b,则较不常用。
现代改良的加键唢呐,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扩阔音域和稳定音准,一般可分为加键高音唢呐、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因各地区、各制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而音,常用音域一般为18度音。
巴乌
巴乌,自由簧乐器,彝族、苗族、哈尼族等所用。管身竹制或木制,长约27厘米,有前7个、后1个共8个按音孔,一端侧面开吹孔,吹孔内装有尖舌形铜质簧片,口含吹孔横吹,振动簧片发声。其音色优美,音量较小,常用于舞蹈和说唱的伴奏。近年有人将巴乌管身加粗加长,使用音键,以增大音量和改善音准,可奏2个八度(e——e2)。在红河彝族地区流行直吹巴乌和双管巴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