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治皮肤科医院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84882/汉朝、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琴曲最为发达的时代。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一曲《广陵散》。《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广陵散》在西晋时期,为嵇康所演奏。嵇康,西晋“竹林七贤”之一,可以说是当时文娱圈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嵇康一生钟情弹琴,尤其以《广陵散》弹的最是精绝。《广陵散》之所以出名,还有一个原因是,嵇康死后,此曲也自此消失。关于《广陵散》的来历,《晋书》上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离奇传说,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并且幽灵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死前,嵇康俱不伤感,唯一叹息的是:“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除了西晋的《广陵散》,汉朝时期还有一首琴曲也非常有名,只是与《广陵散》相比,要短小很多。另外现代学者,还将其评为“古代最悲壮”的古诗。这首曲子,就是《相和歌辞·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公无渡河名为《箜篌引》。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弹弦乐器”,一般也被看做是“竖琴”。唐朝时期最为有名的诗作《李凭箜篌引》,描写的就是琴乐大师李凭演奏箜篌的境界。箜篌,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14世纪后期,箜篌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现在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而“引”:则是序的意思。《公无渡河》,出自汉乐府《相和歌辞》。晋代崔注在《古今注》中记载了这首诗的作者是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并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话说,一天早晨,汉朝乐浪郡朝鲜县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癫人提着葫芦奔走。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还是被河水淹死了。那位女子赶至,拨弹箜篌,唱《公无渡河》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晚上子高回到家,把这则故事讲述给了妻子,并向妻子描绘了歌曲声律,丽玉也甚为悲伤,于是弹拔箜篌把歌声写了下来。后来这首曲子广为流传,听到的人莫不吞声落泪。丽玉又把这个曲子传给邻居女儿丽容,其名即为《箜篌引》。全诗描写细腻生动,又气势磅礴,不仅极具画面感,而且表现的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也体现了浓郁的悲壮色彩。如今读来,无不慨然。读者们,关于“公无渡河”的诗作,大家有怎样的感触呢?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