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林海妍的古琴人生

来源:古琴 时间:2022/6/8
    走进乐清柳市古琴研究会,只见古琴泛川派第五代传人林海妍正在习琴,幽幽琴声带来一片清雅、宁和。空灵、悠然的意境,感觉让心灵在一个纯净优雅的环境中,得以去掉“尘埃”,得到清新脱俗的“灵性给养”……曲声低沉宽厚,节奏舒缓平稳,像与友人娓娓道来。琴曲停下,余音绕梁。   年出生于乐清柳市后街的林海妍,现为乐清古琴研究会会长,乐清市侨界妇女联合会会长。   提起音乐,林海妍十分感谢父亲。父亲林宏安不但是诗人,也是有名的古钱币收藏家。虽然父亲对她十分疼爱,但在学习方面,父亲却很严格。海妍小时候,每天吃晚饭前,父亲都会要她和弟弟各背一首诗词,还要写一篇日记。如外出放风筝了,那日记就写《风筝》。林海妍记忆好,每天背了诗词就能记住,而弟弟调皮些,所以常常记不住,这样,林海妍每每都会得到父亲的表扬。   林海妍很喜欢音乐。那时家里有一台收音机,在当时,那可是一件奢侈品。每天放学,她都会打开收音机,收听歌曲。七八岁时,她迷上了手风琴。为此,父亲特地到朋友处借了一台琴,让她学习。   小学四五年级时,她又迷上了小提琴,父亲没有拒绝她,跑到温州五马街一家琴行,花了65元为她选了一把小提琴。“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可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事啊。”林海妍说。   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诗词学会在雁荡山开会。浙派古琴大家徐晓英带着女儿参加会议,一曲琴歌《阳关三叠》震撼了诗友。参加会议的林父被古琴深深地吸引住。他深知女儿十分喜欢音乐。对诗词和历史颇有研究的林父认为,乐清与古琴的渊源已久,学习古琴很有意义。他过去跟徐晓英老师进行了交流,并请徐老师收下她女儿为徒。徐老师被林父的真情所感动,当即答应。林父马上给在杭州学习的女儿打去电话,让她几天后去徐老师家拜师。林父还把自己当时收藏中最有价值的钱币,以元卖掉给女儿置换了一床古琴。   林海妍说,回想起首次聆听恩师徐先生边弹边唱“历苦辛,宜自珍”那深情委婉、细腻悠长的琴音时,一腔绵密的心思似乎找不到头绪,只有音乐才能接住、融合。   习琴的艰辛让林海妍无法忘记,每天坚持弹奏,手指肿了,破了,这些都没有让她退却。为了学琴,她每天要跑一两小时的路,一边学习,一边习琴。之后,她又师从丁承运教授习琴。在两位大师的指导下,林海妍在技艺上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   年,林海妍在杭州创办了焦桐文化中心,开设公益讲座和课堂。   年,林海妍受乐清博库书城邀请,在书城内开展了一期雅集结合讲座活动。“想不到这样的讲座吸引了家乡很多音乐爱好者,后来又举办了五场古琴公益演奏会。”林海妍说,几场公益活动结束后,许多爱好古琴的人就找到她,希望她能留在乐清教琴、普及古琴。“因恩师徐晓英对柳川诗友情感很深,在生前一直嘱咐我要将古琴文化传承下去,推广普及,希望我能把家乡的古琴事业发展起来,于是我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此,常年奔波于杭乐两地。”林海妍说。年,中雁荡旅游文化节,焦桐琴馆还承办了一台古琴音乐会,结合筝、古琴、箫、书法、太极、吟唱、茶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推广古琴艺术。   年11月,乐清市古琴研究会成立,林海妍担任会长。她说,过去邀请一些古琴大师来乐开展讲座或交流会,只能通过个人人脉去邀请,成立研究会后,就可借助官方平台进行邀请,古琴文化交流平台更加顺畅,同时也为乐清本地的古琴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平台,让这些爱好者能够在这里觅知音、寻差距、谈文化、共切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