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庆云县公布了
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单
庆云县通背劈挂拳源自于劈挂拳。在明代中期,就流行于民间。爱国将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对劈挂拳就有精辟的论述。他说:“活足朝天而其柔也。”这是指劈挂拳腿法灵活对该拳“提膝护胸,伸足朝天,左右抹面(十字披红)”等腿法的妙用之赞誉。并在《拳经捷要篇》中,把“抛架子抢步披挂”一招列入“择其善者”而编成的三十二势长拳中。
古称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而又称劈挂掌,擅长中,远距离克敌制胜,讲究放长击远,它将中国武术“一寸长、一长强”的技击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技击空间的控制,讲究远则长击,近则抽打,可收可放,可长可短,劈挂拳发展至今,技术体系完善,内容丰富多彩,拳械全面。武术界素有“通背加劈挂,神鬼也害怕”的说法。同时,它动作舒展大方,矫健美观,又具独特的表演价值和健身效果,不愧为汉族武术的瑰宝。
戚继光之后,到清朝中期,河北沧州出现劈挂拳的两大支。
一支是沧州南皮大庞庄郭大发。此人早年在京保缥、武功非凡,后为皇宫禁军护卫。这一支传授的内容是劈挂拳的快套、挂拳等。
而另一支,是沧州盐山大左家村左宝梅(人称左八爷),他传授的内容是劈挂拳慢套和青龙拳。后经历代传承,经久不衰。
传承
民国时期,严务乡姜屯村姜金章拜通背劈挂拳第六世传人萧麟标大师为师习练拳法。从而使该拳种在我县境内得到继承和发扬。该拳种属少林派劈挂门通背拳,流传至今已有十余代。
姜金章得萧麟标大师亲传,悟得精髓,后又不断改良,持续中改进,使得通背劈挂拳无论是套路还是搏击技术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姜金章年邀赴青岛参加全国挖掘传统武艺大会贡献通背劈挂门派资料,年曾任庆云县武协名誉主席。其弟子分布在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南京、河南、湖北、湖南、厦门、香港等各省市,屡次在国际及国内各省、地、县武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庆云县通背劈挂拳经过七、八世人的传承,拳路正统、脉络清晰,可攻可守,收放自如,被越来越多的人民所传承。今后我们将根据各地发展通背劈挂拳的情况,建立更加专业的训练场地,有更为专业的教练员带队,培养更多的学生成为通背劈挂拳“武风”优秀的传承者。为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为庆云县通背劈挂拳这一中华武术瑰宝的发扬光大作出积极的、不懈的努力。
李氏追风膏是一家百年传承老牌子膏药,李氏有句古训“药治百病,不治百人”,一直警示着历代传人。李氏追风膏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古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等说法。由于该膏药具有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备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
李氏追风膏传承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南侯村,《李氏家训》中记载,最早始于光绪年间,由精通医理的李氏(女)自行研制而成,经历史沿革,至今已传至第四代。现有传人李丙中、李学敏。本膏药最早是一种摊在皮纸上的膏药,主要治中枢性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神经炎。后来李氏家族在熬制膏药过程中慢慢完善,熬制出专门治疗面神经炎的黑膏,经后人不断完善,有了今天贴在圆形棉布片、整体呈半圆形的“李氏追风膏”,李氏膏药得以传承至今。
李氏追风膏是自家百年传承秘方结合现代工艺加工而成,具有纯中药,无副作用、不刺激皮肤、不污衣服等特点。在经营的百年间,李氏追风膏已经帮助了无数患者用经济实惠的方式,解决了他们的病痛。每年都有不少外地人员来本地治疗,改善各种问题、顽疾、疑难症、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特别针对吃药打针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可通过治疗可在短期内达到康复。
延陵台
位于庆云县渤海路街道齐家村北,原来有一土阜高隆,相传为春秋时期吴国杰出政治家外交家季札长子旸的坟墓。
千年传说
季札因被封于延陵,故称延陵季子。其长子旸因父亲封地的缘故,其墓被后人称为延陵台。季札是吴国中兴称霸的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博学多才,豁达贤能,其三次让国、墓前挂剑的故事世代相传,为后人津津乐道。季札的长子旸,历史记载较少,娶妻顾氏,年少早逝。传说,季札出使齐国,行至于此,长子病故,为行不携棺之义,葬于此处。后人追慕季子之义,岁时增筑其子之墓,逐渐形成高大土台,当地人又称高墓台。
到了明朝,当地人在延陵台上修建了一座玉皇庙,香火旺盛,遂立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为庙会。
清代庆云知县蒋锡震慕名来到延陵台,以“令季子让国之贤与其葬子之义表暴与人之耳目,于以系民思而存古道”之由,欲将玉皇庙迁往别处。但是,玉皇庙搬迁之事遭到众多乡民的反对未能如愿。
康熙六十年(年)农历五月,蒋锡震为延陵台立碑,石碑正面的“古延陵台”4个大字由蒋锡震同年范阳人朱一凤题写,背面由蒋锡震题写碑文之跋,详细记述了立碑缘由,碑文中有“土阜岿然可径亩”的记载,可见当时延陵台土丘规模很大,玉皇庙建在延陵台之上也就不足为怪了。同月,玉皇庙也立一碑,由庆云人当时的进士胡清题写碑名和碑文,碑文中有“若夫梵宇道院,何地蔑有?虽法相庄严,榱桷灿烂,缙绅先生弗过问也,今以古迹之故莫不凭而吊之,是庙以墓显矣”的记述,虽名为庙立碑,但可以看出题碑者对家乡古延陵台及古圣先贤推崇之意。玉皇庙于年被毁掉,后延陵台土丘也逐渐变小。
延陵台碑与玉皇庙碑
年,庆云县恢复重建海岛金山寺,延陵台原址被列入景区建设范围之内。
年,金山寺在原玉皇庙遗址附近建玉皇殿,殿内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的塑像。
年金山寺在玉皇殿南侧建一碑亭,将分别流落到刘南纯村、西胡岭村的延陵台碑、玉皇庙碑重新立起,两块古碑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向游客默默讲述着延陵台的故事。
东周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五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隋唐时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
诸城琴派,是这门古老的艺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风雨后,于清末民初萌生的一朵奇葩,主要代表人物有王既莆、王冷泉、王心源、王心葵、王秀楠、王燕卿等。百余年来,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而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为近代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60年代一度出现过比较繁荣昌盛的局面,然而时至今日,老一辈琴家先后离世,后继乏人,年轻人中了解、喜爱、掌握琴艺的又寥寥无几,诸城琴派又面临着辉煌后的沉寂。
庆云琴人张磊曾服役于空军部队,其琴艺启蒙于岭南琴师梁球,后拜师于诸城琴派第五代传人王笑天门下,多年来致力于诸城琴派的传承和发扬,服役期间每年休假回到庆云,就有外地前来求学的莘莘学子,近至沧州、德州,远至湖南、广西、深圳都有学生专门来庆云求教,经过多年得不懈努力,这门古老的艺术、中华武术瑰宝又重现勃勃生机。
徐园子包子发源于徐园子乡,位于庆云县东北部,东接滨州市无棣县,距离县城21.5公里。目前徐园子包子分店衍生接近70余家,在周边县市具有一定影响力。
徐园子包子有两种发面的方法
1、用面肥发面(通常叫大碱发面)
把面肥用水先泡开然后把面粉倒进去合匀,醒8小时待面发起是原来的1倍,然后对碱当面没有酸味,稍微有一点点碱味,再醒半小时既可,蒸时锅内放点醋以免蒸出的包子皮有花点,一定要用凉水把包子放进去再通电.
2、用酵母发面(通常是快速发面法)
配料:面粉克,干酵母3克泡打粉5克,豆油1两,温水(克--克)根据面粉的吃水量,糖20克。
做法
(1)将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干酵母,泡打粉,糖,拌合均匀,扒坑.
(2)在坑内加入温水,放入豆油.抄拌揉合成面团稍醒.大约1小时左右.
(3)待面醒好后,做成自己想做的包子,馒头,花卷.
(4)把做好的生坯摆入屉内.锅内放入冷水.再插电蒸13分钟既可。
制作制馅
以肉馅为例:
买一斤猪肉馅(羊肉、牛肉),大葱一颗,姜一块把葱和姜都切成末和肉馅放在一起,在倒入酱油、香油、植物油盐、味精(鸡精)搅匀即成为包子馅。
徐园子包子历史近百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特色食品。
锣鼓是大店村流传数百年的民间艺术。早在明清时期,大店村便盛行敲锣打鼓,当时的人们生活困难,迫于生计便从事了走街串巷练杂耍、敲大鼓的行当,后来,由于锣鼓的艺术形式贴近农村,敲打起来更能振奋人心,锣鼓技艺便流传了下来,经过代代相传,形成了现在大店村独特的锣鼓表演艺术。
到了近代,锣鼓表演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锣鼓表演渐渐荒废,为更好地发扬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上世纪60年代,村里几个懂锣鼓表演的老人成立了大店村锣鼓队,是这一传统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
现状
现在的锣鼓队有队员50多名,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7岁,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敲上几段,不仅活跃了群众生活,还减少了赌博、吵架等不明行为,提高了群众的文化品位,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同时也很好地锻炼了身体。精彩的表演,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