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讲到了西周和东周时期的音乐,这一期我们将继续做后面的了解。
(五)秦、汉时期的音乐
秦汉时开始出现了“乐府”。它继承了周代的采风制度,搜集、整理、改编民间音乐,以及集中了大量乐工在宴享、祭祀、朝贺等场合演奏。这些用作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后来又被引申为泛指各种入乐或不入乐的歌词,甚至一些戏曲和器乐也都称为乐府。汉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他以“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渐次发展为有丝、竹乐器伴奏的相唱大曲,并且具有“艳、趋、乱”的曲体结构。今日尚存的民间吹打乐,汉代鼓吹的遗绪。汉代还有“百戏”出现,它是将歌曲、杂技、相扑、合在一起表演的节目,体现了律学思维的精微化,从理论上达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由相和歌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在北方得到了曹魏政权的重视,设置清商署。两晋交战,使清商乐流入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合。这时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乐器古琴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为汉代已经出现了古琴专著《琴操》,是三国时琴家嵇康所著,当时书中有“徽以中山之乐”的记载。就在当时有一大批人文琴家相继出现,同时有一大批著名曲目问世,如《广陵散》,《荆轲刺秦王》,《酒狂》等。
(七)隋、唐时期的音乐
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域文化。于是有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燕乐”隋、唐时期的七步乐、九步乐就属于燕乐。主要有清商乐、西凉乐、高昌乐、高丽乐等。风靡一时的唐代歌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它继承了相和大曲的传统,融汇了九步曲中各族音乐的精华,其中《霓裳羽衣舞》因其为著名的皇帝音乐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风格,为世人所称赞。
(八)宋、金、元时期的音乐
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心为重要标志,随着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游艺场娃瓦舍、勾栏应运而生,在瓦舍、勾栏中人们可以听到叫声、嫖娼、小唱、唱赚等艺术歌曲的演唱。隋唐曲子发展的遗绪,宋代词调音乐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中《扬州慢》、《杏花天影》等都描绘出清幽悲凉的意境。而在弓弦乐器的发展长河中,宋代出现了“马尾胡琴”的记录。元代民族乐器三弦的出现值得注意。其中代表性的元杂剧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乔吉甫称六大家。
(九)明、清时期的音乐
由于明清时期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市民阶层日益壮大,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点。私人收集编辑、刊刻小曲成风,而且从民歌曲小曲到唱本、戏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问世。如梦马龙编辑的《山歌》朱权编辑的最早的琴曲《神奇秘谱》等。明清时期说唱音乐异彩纷呈,其中南方的弹词,北方的鼓词,以及牌子曲、琴书、道情类的说唱曲种更为重要。
(后续更好看,欢迎各位看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