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国产绘本要都这么好,我愿意为它打call

来源:古琴 时间:2025/1/17

上周丹妈给大家分享了这次我去北京发现的宝贝书——“九神鹿绘本系列”里的《盘中餐》,后台收到多条留言,看到大家都说被它美到,还有好几位读者已经先买为快,给我反馈观后感了,我心里那个得意~

我知道现在很多读者,因为信任我,都不怎么看详细介绍就直接入手了。但我真的很喜欢这系列书,所以还是认真地当成干货文,来给你们细细地品读。

1.《盘中餐》5.《高山流水》

2.《清明上河图十三郎》6.《昭君出塞》

3.《布谷鸟的四季歌》7.《梅花三弄》

4.《我爸爸是军人》8.《十面埋伏》

1《清明上河图十三郎》

作者:子源菲菲

《清明上河图》大家都知道是传世名作,平时只有去博物馆才能见到。

但这本书可不是简单的名作欣赏,而是作者历时八年,把名作进行再创造,通过故事让孩子更贴近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制作精良,成本高,定价元。

最开始吸引我就是它独特的阅读形式——“经折装”,像古代皇上批阅奏折一样,长幅画卷徐徐展开。

全部拉直,大概是10米长

我们是跑到户外才拍出了全景

平时阅读还是按正常翻页

这样编排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两面都可以看。

正面,即本书主体部分,是作者以《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为背景,讲述了《桯史》(一本宋朝史料)中“十三郎”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欣赏画作,更易理解。

背面,是北宋名画欣赏,除了《清明上河图》的原作,还有李公麟的《五马图》、赵佶《祥瑞图》等稀世珍品。

《清明上河图》

《明皇避暑宫图》

《十三郎》的故事也并不复杂,北宋神宗年间,一位名叫十三郎的5岁小孩,在元宵节跟仆人出府游玩。

结果被贼人“雕儿手”拐走了。

十三郎临危不乱,不仅智斗贼人,向皇军求救,顺利逃脱。

还辅助官府一起抓贼,见到皇上也落落大方,甚至请求皇上体恤穷人,发扬仁爱之心。

这个传奇发生的年代刚好和《清明上河图》绘制的时间、地点基本一致,所以作者把两者融合,让名画更有可读性。

就像前段时间大火的《长安十二时辰》,大家随着张小敬破案过程,很轻松愉快的就了解了各种唐代的历史风俗。

这本书也是通过十三郎的故事,让孩子在宋代名画里的街道、城墙和多个人物中穿梭,潜移默化提升艺术品位和人文学识。

每个人物的表情都清晰可见

没有太多历史基础的话,作者还专门附了一本《给孩子的个解读》,帮助理解。

形式也是经折装。

我跟叮当读时,有一些成语和古人名字,还是需要翻译下的。

比如这页的“落网”“龙颜大悦”“司马光”,他听不懂,我就用大白话解释下。

大家看下自己的娃对这种语言接受程度怎么样。

还有个需要提醒下,为凸显整套书的古色古香,它有部分是印金工艺,拿在手中很显档次。

但可能在灯光下会有点反光,白色字体看不太清的话,调整下角度我个人觉得还好。瑕不掩瑜,这点就看个人能不能接受了。

2《布谷鸟的四季歌》

作者:闻达叶露盈

这本书作者叶露盈,我早闻大名,她画的绘本版《洛神赋》堪称绝美。

而这本《布谷鸟的四季歌》画风同样极具东方神韵,还带有浓浓的民族风情。

故事是云南哈尼族一个遥远的传说,那时人们不知道时令,也不会分四季,日子过得辛苦糊涂。

一位叫阿罗的年轻人,为了让哈尼人获得文明的福祉,决定独自出门,寻找会报时的布谷鸟。

路上阿罗偶遇了青蛙和公鸡神灵,听说他的善举后,都愿意帮助他。

于是三人一起越过田野、河流和森林,历经无数艰险,终于到达布谷鸟生活的金树林。

然而事与愿违,布谷鸟的身影并没有出现,最后阿罗选择牺牲自己,化身为布谷鸟,为哈尼人谋幸福。

情节倒是不落俗套,不看到最后都猜不到结局。

而且阿罗最后的选择,也着实令人感动,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好结局,却展示了另一种生命价值观。

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朗朗上口的四季歌谣。

再加上绚丽烂漫的画风,如此赏心悦目

难怪它被称为“首部世界文化遗产绘本”,书后还给孩子讲述了哈尼梯田的文明史,大爱~

3《高山流水》

著:刘雪枫绘:昆特·国斯浩里兹万昱汐

接下来要介绍的几本都是根据古典音乐和历史改编而来,可以说是音乐+美学+国学三者启蒙结合的最佳典范。

先看我们熟知的《高山流水》。

讲的还是伯牙和子期这对老“知音”的故事,伯牙原本是一位音乐家兼外交官,但他不喜欢给达官贵人弹琴。

而是弹琴给动物听,据说曾经国王的马听了他的琴音,都是如痴如醉,忘了吃草。

这幅画的马太逼真,像要走出来了

后来出使途中遇到一位樵夫叫子期的,伯牙弹什么曲子他都能心领神会。

当琴声高亢雄奇,子期说,这是巍峨庄重的高山。

当琴声波涛澎湃,子期说,这是宽广浩荡的江海。

人生得遇一知己,实属难得,伯牙也是如此,他们约定三年以后再见,可赴约时子期已经身染重病,不幸去世。

伯牙悲痛欲绝,怒摔瑶琴,此后再不碰琴。

对于咱们现在的孩子来说,丹妈觉得这个传唱千年的故事,会让孩子对“朋友”的定义有个新认识,好朋友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互相懂得。

而绘本通过一页页气势磅礴的画面,展现伯牙与子期间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交流,也能隐约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情谊。

整个画面色泽逼真,就像看动画一样流畅。

文字也配合得很好,我们摘取一段描写伯牙练琴时的场景描写。

伯牙练琴之余,举目四望,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涛声澎湃。回望岛上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耳边时不时传来群鸟啁啾翱翔的声响。

他有巨大的冲动要把自己的心灵感悟用琴声表现出来,他在琴上弹奏得浑然忘我,竟不觉时光流逝,日夜更替。

太精炼优美了,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深受音乐的感染。

文末还配有高山流水的古琴曲,可以边看绘本边听民乐,让孩子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高山流水》04:43来自丹妈读童书

4《昭君出塞》

著:甄妮绘:叶媛媛

曾经迷恋电视剧《昭君出塞》的我,看到这本真的超兴奋呀。

别的不说,就作者对王昭君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让我拍手称快。

大到环境色彩选择,比如这页描述王昭君因不愿同流合污备受冷落,从希望到心灰的心路历程,用一颗大树的四季变幻衬托人物心理。

再比如为表达王昭君一心为国,自愿和亲的高尚情操,特意在昭君这边画了一轮高洁的明月。

小到服饰装扮,入汉宫,赴塞外,嫁匈奴,每种情景各有不同。

汉宫

塞外途中

嫁匈奴

甚至昭君的眼神和表情,都变化万千,生动传神。

离家时流下思乡的泪水

如果不是绘者细心揣摩,绝不会有这么深的理解。

对孩子来说,除了感受中国绘画独有的意蕴深长,还能很好的锻炼想象力。

寥寥几笔概括边塞环境

具体有多荒凉就全是想象空间了

另外,王昭君身上的民族大义与勇气,古今中外都难得找出第二人。

一个深宫女子远嫁匈奴,语言文化完全不通,回来更不可能,可想而知有多艰难,但她还是义无反顾。

给孩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配上书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