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10490515.html说起传统乐器,就绕不开古琴;说起古琴的话,就绕不开《广陵散》;说起广陵散,自然就绕不开嵇康和他的洛阳绝唱。这位因为和当权的那一帮子尿不到一个壶里,偏偏一身傲骨绝无低头之意。最后理所当然的“坐事”而死,至于是因为什么连坐了什么案子。没有明说。嗯,众所周知,没有明说的判案,一般可以等同于“莫须有”。不过嵇康上刑场时从容淡然,要了把琴弹广陵散,乐声慷慨激昂,摄人心魄。曲终,长叹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晋书》”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人以前请他教广陵散,他没教,所以广陵散从今就要断绝了。重点来了(敲黑板)请出门百度《广陵散》。不出意外,你能找到这么几句话。“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戈矛沙发战斗氛围的乐曲,直接表达了为父报仇的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百度百科”这种时候你应该摆一个黑人问号脸出来。嗯??不是说断绝了吗??还现存??Emmmmm然后在视频区搜索《广陵散》。不出意外你还能看到很多给演奏《广陵散》的视频。这时候你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广陵散》并没有断绝,嵇康错了。是这样吗?错!嵇康说的没错,《广陵散》确实断绝了。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你就得知道古琴曲的怎么打谱的。现在假设,某人想学一首钢琴曲,譬如是贝多芬的《命运》之类的。他该如何呢?找一找别人的演奏视频音频,找一找谱子。最重要还是找谱子,专业钢琴师看着谱子就能弹个八九不离十。因为我们现代的谱子,清楚的记录了音调、轻重、快慢等等信息。那我们以前的琴谱是如何呢?是文字谱。我光说名字你没什么感觉,所以我带你看感受一下。“缓缓起中指当十坚案商。缓缓散历羽徵。无名打商。食指挑徵。——《碣石调·幽兰》”虽然夹杂了不少术语,但我想所有人都能看懂。简单说一下,这段的意思是“慢慢起中指在商按着。慢慢从羽到徽地弹。无名指打商。食指挑徵。”宫商角徵羽都是古代的音阶,相当于现在说的DoReMi。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已经发现问题了。这谱子有什么用?又没速度又没具体轻重的,怎么弹。凭想象力吗?当然不是,凭老师教。后来古人发现这么搞太麻烦了,一首曲子就是一本书,纸很贵的好不好,还不能印刷。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古人发明了减字谱。这个减字谱,简单来说就是文字谱的简化版。比如说,上面的打徵,在减字谱里最初就是丁徵。把打简化成丁。然后继续简化,继续简化。就完完全全的符号化了。像这样。简直就是天书嘛!不过比起文字谱来确实方便了不少。但是!之前已经说过了,减字谱就是简化的文字谱。也就是说,减字谱依然没有明晰的快慢缓急。所以,学琴是怎么学呢?光看谱是不可能的。你需要copy(复制)。你需要老师言传身授,才能学会一首琴曲。古代学琴流程一般是这样的。老师弹啥,你跟着弹啥。哪里重、哪里轻、哪里急、哪里缓,都得自己记下来。等你能完全复制你老师的手法,就可以出师了,琴谱一般只是辅助记忆之类的。所以广陵散就好解释了。会弹广陵散的人死绝了,但是有人记了谱子下来(《广陵散》在朱权的《神奇密谱》)。后世的琴师按着谱子凭想象力复原了《广陵散》。这个就是我们目前可以听到的《广陵散》。但是嵇康本人的《广陵散》,确实断绝了。毕竟,我们后人凭想象力复原出来的和嵇康本人的绝对会有所不同。实际上,在古代学琴学的不是谱,而是琴师那一派。也就是说,嵇康这一派的《广陵散》,断绝了。突然想起来《广陵散》还有个灵异故事来着。话说某天嵇康大晚上睡不着,只好弹弹琴陶冶下情操,这个时候,忽然旁边凭空出现了位浑身穿黑的男子,这人看了看嵇康。然后把嵇中散先生的灯灭了。因为他是高贵的野鬼,所以“耻与魑魅争光”。然后嵇康非常心大的没有管他,自顾自的弹琴。弹了一会这位高贵的野鬼按捺不住,喊了一声“妙啊”然后心大的嵇先生就叫他一起谈音乐了。嗯,搞艺术的果然多奇葩啊。嵇先生和鬼先生谈了一晚上的成果就是后来名传千古的《广陵散》。所以,最终嵇康死后,《广陵散》因此而绝。海内名士“莫不痛之”。毕竟是鬼写的谱子,多新鲜…….最近一个据说由魔鬼作曲的乐曲还是塔蒂尼的《魔鬼的颤音》,这位提琴家梦到自己想学到世间上最神奇的小提琴表演技巧。于是向魔鬼出卖了灵魂。魔鬼拿起提琴为他演奏了一段极其优美的曲子。等到梦醒后,他赶快把曲子记了下来。但是却也怎么也写不出梦中魔鬼的那种神奇感。即便如此,这首难度高上天的《魔鬼的颤音》,依然是他的巅峰之作。非常的值得一听。Emmmmm这么一说反而更想听嵇康原来的《广陵散》了呢…….作者:未定君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