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回望四年自学之路我的文学梦

来源:古琴 时间:2022/5/19
北京中医医院酒渣鼻 http://m.39.net/pf/a_8733680.html

今晚的夜,略带一丝风,清凉的。我在临窗的木椅上坐下来,打开书桌前的电脑,登录QQ,点击邮箱,果然,有一封未读的邮件。这是西南大学的论文指导老师给我的回信。庆幸的是,老师只提出了小部分意见,稍作调整便可提交论文终稿。

那一刻,我竟喜极而泣。使我忆起,四年的光阴,我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我终于可以对自己高兴地说一声:你未止步的前行,终于等到久盼的结果了!你终于再一次见证“以终为始”的信念化为行动,在人生路上浓墨重彩地画上一笔。

为自学之路写一篇文,是很久以前就想过的事。又觉得太过厚重,反而不知如何提笔。

我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是我喜欢的专业。回望四年,从漫长岁月来看,不长,但在每一次垂头学习的时光里,也不短。

那一年,年10月21日,我在渝北校区参加第一次自学考试。我的学籍在离我较近的渝中区,当时因考区报名人数已满,我只好选择较远的渝北校区,所以我必须得很早起床,走到地铁站时,望着江水,天微微亮,气候清冷。

考场和座位在考试前一周公布。考试那天,我走进学校,首先是在牌坊上查看自己的考场对应的教室。

我很久没经历考试了。自考如同高考一般,非常严格。我走近教室门口,看见每进去一位考生就检查一遍,告知身上不准携带任何与考试无关的物品并把手机关机。我拿出身份证、准考证、黑色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檫,在档案表上对应自己的名字和照片再签上名字,最后才去找自己的座位。第一次参加自考,一切都很陌生,有些紧张。

什么时候拆试卷,发试卷,开始答题,都非常准时,因为有广播通知。试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发,就开始写名字、准考证号等一系列准备,但不准答题,只可看题。考试时间一共两个半小时,可以提前半小时交卷。

过了一会,就有监考老师排查各个教室,挨个重复“呐喊”,不准作弊,作弊违纪,零分处理等等,第一次还认真听,后面考试就顾着答题了,知道“为何”也!试卷一发,只顾看题答题,那还有时间东张西望呢?等做完题,甩甩酸软的右手,抬起头来,考试时间也快结束了,有些考生陆陆续续离开考场,我总是最后走的那几个之一。

第一次自考,没有经验,报考四科,时间不够只来得及备考三科,最后考过两科,一科未及格。未及格的一科,有一道大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了(应该写在答题卡上),是出了考场很久,才后知后觉。这一科,本来也有难度,是古代汉语,没过,我也没气馁,只想着,我可以再学习一次,有什么不好呢?我对这科印象特别深,因为考前十一假,我回到了故乡,七天未出门,一直在备考学习做笔记,父母也未打扰我。时间短暂,人力未能及。古代汉语我想是需要慢慢琢磨的,后来就先考了其他科。

就这一次备考,几个月下来。我已习惯了每日看书的习惯。虽然之前,我也看书,看的书也和我学习的专业相关,但相对较杂,并且断断续续地看。后来就比较谨慎选书,每天下班回到住宿,就开始看书,那是我最自在的时刻。

渐渐苏醒,天气晴朗。昨夜太晚,于是停笔,今早又写起来。

有人曾问我,学这个专业有什么用呢?我想说,选择文学专业,是我兴趣使然,并未想着它能为我带来什么。它或许看起来“无用”,但对我来说,那是我梦中的文学啊。因为每一篇理论,加深了我对文学的理解,因为每一本文学作品选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时代的辉煌,都是一个作家经历诸多人生之后所留下的思想精华。这些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对人生新的看法和形成个人的价值观。

也许,文学与我错过很多年。我认为自己早年并未有什么文学兴趣,寻着记忆,只记得中学时当过历史课代表。教课的是一位男老师,戴着一副眼镜,严肃庄重却又易接近。课堂上,我一个人鼓足勇气,拿起历史课本,走到讲台前主动找老师背书。那时候,对历史很感兴趣。有人说,文史相通,或许这可算作我早年对文化的一点敏感吧。不过那时还是没看过课外书。

文字的启蒙,始于我十六七岁时,曾在同学的书桌前发现一本童话书,不知为何我非常有兴趣地看了起来。从那开始,我痴迷于文字,喜欢看杂志,躲被窝看小说。我认识了一些同样喜欢文字的朋友,那时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3.html